基建邏輯能否給水泥帶來機會
河南水泥價格繼續大幅上漲,以鄭州為例7月份到現在累計漲幅170元/噸(目前400元/噸);主要原因,受大氣污染防治影響,政府發文規定,河南省所有水泥窯生產線將從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間全部停產,企業基于后期供需偏緊預期,連續推動價格上調;從與企業溝通情況看,預計后期水泥和熟料價格將會繼續推漲;不過這種驅動因素屬于當地政策的短期行為,政策隨時能做出調整,其價格行為不具備可持續性。
某證券公司連續兩周分析了房地產政策進入調控周期和房地產銷售進入下行周期節后,行業基本面和股價將怎樣反應和應對,上期周觀點提出了三種應對方法,一是非地產產業鏈的山東藥玻、金圓股份、長海股份,二是成長確定性強的兔寶寶,三是低估值的東方雨虹。
基建投資對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水泥上;即便是水泥行業,我們前面對周期的分析也提到過,全行業性質、大的趨勢還是跟隨地產周期走,不過由于水泥價格區域屬性很強、各區域消費結構也不一樣,歷史上出現過部分區域水泥基本面跟隨基建投資走的案例:首先,可以看到2008年以來,房地產往下、基建往上的階段出現過兩次,一次是2008年下半年-2010年一季度,一次是2014年初-2015年1季度。
其次,從兩家水泥公司祁連山、華新水泥的經營情況來做比較,從行業經驗來看,近似把祁連山所在地區當作基建需求為主,華新水泥所在地區當作房地產需求為主。
通過比較這兩個公司在這兩個時間段的業績情況,可以看到,一是2008-2009年,同一個行業同一個時間段內,祁連山和華新水泥業績差異很大;二是2014年,兩家公司業績表現沒有大的差異,都是前三季度還不錯,第四季度開始大幅下行。
兩家公司出現差異,可能有兩個因素,一是2008-2009年基建投資(向上)和房地產投資(向下)背離都很大,而2014年基建投資(橫盤)和房地產投資(向下)背離相對較小;二是受供給格局影響,2008-2009年甘肅地區供給格局比2014年要好,而華新水泥2014年的供給格局好于2008-2009年。
依照經驗來看目前時點,需要確認幾個因素:一是政府對基建投資的意愿,二是基建往上的空間,三是基建需求受益地區的供給格局。綜合來看,在假設基建投資能起來的基礎上,區域需求受益于基建、區域供給格局轉好。
編輯:何勸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