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去產能出狠招 2017年水泥企業要減少到150家
近日,河北省印發《關于促進建材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最受水泥行業關注的莫過于2020年之前,在“6643”工程完成的基礎上,再壓減一批水泥產能和全面推行錯峰生產。
《意見》表示在提前完成“6643”工程任務的基礎上,到2020年,再壓減一批水泥(含熟料、粉磨)產能,使產能利用率趨于合理。通過兼并重組、產能優化升級,讓產業結構更加合理,水泥基材料及制品主營業務收入在水泥全行業中占比達到60%以上。
相對于以往的政策文件,此次《意見》給出的去產能措施,無論是嚴禁新增產能還是淘汰落后產能,都更加嚴苛,高于國家標準。《意見》要求,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建設)新增水泥產能,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或危險廢物、電石渣等固廢伴生水泥項目,必須依托現有的新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進行改造,嚴防借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之名新增水泥熟料項目。無法達到能耗限額、質量標準和安全生產標準三級及以上、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法律、法規及標準的產能,如在6個月內整改未達要求的,依法關停退出。對于已批未建的2家水泥熟料企業2條生產線,11家水泥粉磨企業14條粉磨生產線項目不得再進行建設。對不在2013年河北省政府調查摸底時各市上報清單內的企業項目進行分類處理,屬于落后產能的,2016年底前淘汰到位。
此外,河北將水泥粉磨項目也列入產能減量置換范圍。確有必要新建、改擴建的水泥(含熟料、粉磨)和平板玻璃項目必須實施產能減量置換,按照規定權限,新建、改擴建的水泥(含熟料、粉磨)和平板玻璃項目企業在向發展改革部門提出核準備案時,必須出具經河北、市政府同意的產能置換方案。水泥(含熟料、粉磨)按照不低于1:1.25比例進行置換。2017年底之前,暫停實際控制人不同的企業間的水泥熟料置換。對于國發[2013]41號文件印發前的水泥違規項目,經工信部、發改委聯合公示、認定或明確由河北省視情處理的7家企業7條生產線,于2016年底前完成各項相關手續的補辦工作,逾期不能補辦的,列入2017年壓減過剩產能計劃。
《意見》決定,今年開始河北省將在采暖期內全面試行水泥熟料錯峰生產,時間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長達三個月。污染物傳輸通道城市(承德、張家口、秦皇島市除外)水泥除承擔居民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及危險品等保民生任務的生產線外,全部停產。
此外,支持河北省內外大型水泥企業集團兼并省內水泥企業,有效減少水泥企業熟料,提高行業集中度。到2017年底前,唐山市豐潤區、玉田區和邯鄲市武安市單獨粉磨站企業數量分別整合到10家、6家、6家,其余縣(市、區)單獨粉磨站企業數量分別控制在3家以內。力爭到2017年,水泥企業數量減少到150家左右。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