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瘋漲刷年內新記錄 復產浪潮增大去產能壓力
煤價連續猛漲,是煤炭市場供需關系出現逆轉了嗎?
9月28日下午最新消息,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561元/噸,與上期相比上漲了7元/噸,截止本期,指數價格已經連續十四期上漲,本期則再次刷新年內最高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煤價的連續猛漲已經引發了一定范圍的復產潮。不過9月29日,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召開新聞發布會,稱通過集中檢查和隨機抽查相結合,堅決遏制違法違規建設和生產行為,確保鋼鐵、煤炭產能壓減、生產達標,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總的來看,專項行動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煤價再創最高水平自8月中旬開始,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呈現猛漲態勢,單周漲幅一度突破指數發布以來的最高水平。
9月28日,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61元/噸,本報告期(2016年9月21日至9月27日)比前一報告期上漲了7元/噸。秦皇島港煤價繼續全面上漲。秦皇島港45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440-450元/噸,環比上漲5元/噸,50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495-505元/噸,環比上漲5元/噸,55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560-570元/噸,環比上漲10元/噸,58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570-580元/噸,環比上漲10元/噸。
不過對比上期,各煤種價格漲幅開始呈現放緩跡象。煤炭行業分析師李學剛分析認為,一方面,前期一些推動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大幅上漲的因素仍未完全化解,而且公路“限載”措施對產地煤炭外運及供給的影響有所強化,加之價格上漲的慣性,支持該地區動力煤價格和價格指數在本報告期繼續上漲;另一方面,主要發運港口煤炭庫存逐漸回升,資源緊張程度有所緩和;進入9月份之后,沿海地區主要電力企業的電煤采購壓力減輕,削弱了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的上漲動力,也抑制了該地區動力煤價格和價格指數的上漲幅度。
綜合來看,市場方面,隨著消費淡季的來臨,煤炭賣方市場地位開始有所松動,市場性需求對煤價的支撐力度明顯減弱;政策當面,雖然整體上仍然堅持去產能政策的堅決落實,但是階段性的先進產能釋放政策,對市場煤價形成預期性抑制,同時政策實施之后,供應端短缺貨源會得到一定補充,對煤價形成平抑作用。
復產浪潮增大去產能壓力此輪煤價上漲多被評價是源于去產能最明顯的表現,但煤價的持續上漲卻引發部分企業的復產浪潮,這也給煤炭去產能增添了一些變數。
數據顯示,截至8月份全國原煤產量27809萬噸,同比降低9.9%,1月份至8月份累計產量216564.78萬噸,累計同比降低9.18%;7月份煉焦煤(煉焦精煤)產量3516萬噸,同比降低12.73%,1月份至7月份累計產量24738萬噸,累計同比降低11.10%。
產量降低導致煤炭供應偏緊,價格回升則讓一些煤礦醞釀復產。9月上旬,大約有76家重點企業集體申請復產。申萬宏源分析師認為,后續若釋放先進產能和恢復330日生產,煤炭階段性供不應求的局面將會改變,煤炭價格短期也面臨較大的回調壓力。
不過有知情人士稱,9月27日,發改委曾召集多個部門、單位以及各地職能部門,召開保障冬季煤炭穩定供應的會議,討論做好東北地區冬季發電供熱煤炭供應保障有關事宜。這是國家發改委一個月里第四次召開會議討論煤炭供應問題。發改委在會議上表示,考慮允許優秀產能日均增加100萬噸煤炭產量,用于補充煤炭需求缺口以及部分社會庫存,尚未決定在何種情況下會推出上述計劃。
不過,據悉,276個工作日減量生產制度仍不會輕易動搖。
與此同時,9月29日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政府相關部門也表達了去產能的決心,并稱部際聯席會議將繼續深入推進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加強對違法違規行為多發地區、多發企業的執法檢查和復查。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