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窯用綠色節能耐火材料研發和成套方案研究與應用”項目成果鑒定會舉行
“水泥窯用綠色節能耐火材料研發和成套方案研究與應用”項目成果鑒定會暨成果發布會于近日在山東淄博舉行。會議認為,集成技術配置方案實現了水泥窯用耐火材料無鉻化,項目成果的應用對提高我國水泥生產綠色節能水平和耐火材料技術進步意義重大,市場前景廣闊,經濟社會效益顯著。項目技術配置方案屬國內外首創,綜合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工業司副巡視員呂桂新,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中國耐火材料協會副會長徐殿利,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淄博市淄川區區委副書記、區長閆桂新,淄博市魯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封立杰等領導和業內專家及新聞媒體150余人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建材聯合會結構調整與發展部副主任李廣明和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王郁濤共同主持。
魯中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賈元平針對相關技術、配套方案及使用情況向與會領導與專家作工作報告,典型用戶代表介紹了回轉窯耐火材料成套配置方案實際應用效果。
專家相關鑒定意見顯示,根據水泥窯工況特性,基于低導熱鎂鋁尖晶石轉、鎂鐵鋁尖晶石轉、低導熱DDR50/DDR30抗剝落磚系列新型耐火材料的研發,首次在國內外提出了水泥窯用耐火材料綠色節能、長壽命集成技術配置方案。運用成分設計、結構的多尺度調控等新技術,對耐火材料抗熱震穩定性、抗侵蝕性、低導熱、輕量化等性能的優化調控,實現了水泥窯用系列低導熱耐火材料長壽命與檢修周期匹配,顯著降低了水泥窯筒體表面溫度和散熱損失,提高了生產效率。采用集成技術配置方案,經山鋁水泥、魯中水泥等水泥窯應用,燒成帶用鎂鐵鋁尖晶石磚和過渡帶用低導熱鎂鋁尖晶石磚的使用壽命達到1.5年以上;基于該系列材料配置的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經國家建筑材料工業水泥能效環保評價檢驗檢測中心測定,筒體散熱較國內平均值可降低37.91kJ/kg-cl,較原平均值降低30%,節能效果顯著。
呂桂新在會上指出,此次會議成效顯著,為優質技術的推廣掃清了障礙。往常耐火材料的相關替代性技術推廣緩慢,對企業來講,采用新技術有風險。專業的機構給予鑒定,可以提供可靠數據,降低技術換代的風險,有利于新技術的推廣,行業的進步。
呂桂新說,建材行業是基礎產業,耐火材料行業更是基礎中的基礎,無耐火材料,生產不出一寸鋼,一噸水泥,當下國民經濟下行壓力大,耐火材料行業也增長緩慢,需要大家認清形勢,卓有成效的開展一些工作,為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做貢獻。
結合當下的行業形勢,我們應從四點出發促進行業發展。第一,堅守“去產能”的陣地,耐火材料行業要貫徹好中央去產能的相關政策,在國家宏觀政策的指導下提質增效,向創新要效益;第二,耐火行業應當要注重補行業短板,認識到與世界先進耐火企業之間的差距,國內的耐火企業應當認識到與國內優秀的耐火企業之間的差距;第三,耐火材料行業要改變以往單一的發展模式,從生產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變,延長產業鏈,多元化經營,增強競爭力;第四,堅持綠色化、無鉻化、智能化、國際化發展,長遠規劃,綜合布局才能實現行業更好的發展。
徐殿利強調,魯中耐材近年來一直堅持創新,一直遵循著協會提出的綠色耐材的理念,堅持產品質量優良化,資源能源節約化,生產過程環保化,產品使用無害化的理念。這個項目通過鑒定,為耐火材料企業向服務型企業轉型提供了借鑒,也希望耐火材料企業為水泥行業等下游企業提供更周到的服務。
最后,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做了會議總結,他指出,水泥行業發展過程中,材料和裝備制造的關鍵技術是制約工藝技術發展的瓶頸。魯中耐火材料公司的水泥窯用耐火材料綠色節能、長壽命集成技術配置方案,推動了水泥窯用耐火材料技術進步,為水泥行業綠色發展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希望通過更廣泛的應用,提升水泥行業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