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建設失敗?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太早!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水時再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簡單來說,海綿城市最基本的兩個作用就是防洪防澇和雨水利用。
2015年,我國確定了第一批16個海綿城市試點;今年4月份,又有14個城市入選第二批海綿城市試點。為了鼓勵各地的海綿城市建設,相關部門出臺了多項利好政策,以及大額財政補貼。
然而,從目前來看,海綿城市的效果似乎有些不盡人意。近日就有媒體統計,30個海綿城市試點在今年有19個城市出現內澇,因此有人質疑海綿城市是否能夠防洪防澇,海綿城市試點是不是失敗了?其實,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太早!
《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2030年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到2030年,還有十四年的時間,現在才剛剛開始建設兩年,顯然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再看住建部印發的《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暫行規定》設定的時間表,其中要求各地于2016年10月底前完成設市城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草案。
現在距離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草案設計的截止日期還有一個半月,很多城市還處于設計規劃階段,現在就想完全達到海綿城市的要求,不免有些強人所難。
海綿城市建設不可急于一時,當然如果能夠提前于規劃的時間完成建設,自然是再好不過。那么,如今各個城市的海綿城市建設情況究竟如何呢?我們不妨從近期的海綿城市建設項目來看看。
9月初,廣西南寧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約80%。該項目引入流域治理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是南寧市政府向國家申報海綿城市示范區范圍內的重點項目。
9月1日,四川省遂寧市河東新區建設局遂寧市河東新區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公開招標結果公告,華控賽格聯合體被評選為第一候選人,該項目總投資金額約為10億元。
9月8日,固原市人民政府與北京首創等公司組成的聯合體簽署《固原市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協議》,標志著寧夏固原地區首個海綿城市PPP項目正式落地。
9月12日,云投生態表示,確認公司和四川易園園林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四川華騰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為遂寧市河東新區海綿城市建設仁里古鎮PPP項目的中標聯合體。
9月13日,鶴壁市政府與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協議,雙方將在鶴壁市海綿城市水系生態項目建設方面開展合作。
從近期頻繁的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的中標、簽署、落地,我們可以看出,各地的海綿城市建設正在穩步運作,并由逐步加快態勢。
正如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院副院長謝映霞所說,不能因為極端強降雨帶來的內澇,而就此否定海綿城市建設,“建設海綿城市不僅是要緩解城市內澇,更是系統解決城市水的問題。這涉及方方面面,不可一蹴而就。”
想解決數十年、上百年的內澇問題,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于海綿城市建設的作用和效果,或許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