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圍繞一體兩翼進行創新轉型
8月27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的“2016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創新與轉型:十三五的大企業發展”,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王忠禹、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王文斌、湖南省領導出席并講話。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應邀參加論壇并作“一體兩翼 創新轉型”的專題演講。
論壇上,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了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名單及其分析報告。面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改革開放全面推進的形勢,中國建材集團深化結構調整、轉換發展動力、推進轉型升級,在做強做優方面邁出堅實步伐,在此次排行榜中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74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第25位。
宋志平在專題演講中表示,“一體”是指企業的結構調整,包含去產能和產品技術向中高端邁進。建材企業一方面要推動水泥向高標號化、特種化、商混化和制品化發展,另一方面還要大力發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材料。以大企業之手進行調整,作為“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之外的第三種力量來進行市場協調,使大企業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皟梢怼笔侵竸撔潞蛧H化。企業在創新方面要大力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和培育新興產業,加大商業模式創新力度。中國企業在國際化走出去過程中要穩扎穩打,要和國內大公司或者跨國公司聯合去開發國際市場,要把“親誠”的中國文化帶出去。
論壇期間,宋志平還應邀參加了由中國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CBCSD)主辦的可持續發展CEO圓桌會,與參會嘉賓分享關于“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的觀點。他講到,氣候變化會影響人類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如果我們今天開始積極采取行動一切都還來得及,否則可能會面臨很嚴重的后果。對于應對氣候變化,每一個人、每一家企業都必須行動起來,不能置身事外。中國建材把綠色發展引入企業的發展戰略中,制定了藍天行動綱領計劃,通過各項措施促使企業實現節能減排、轉型升級。宋志平緊密結合企業實踐,系統分析當前企業面臨的形勢,他的觀點影響深遠,得到了與會嘉賓的一致認同。
宋志平在長沙期間,還安排聽取了湖南南方領導班子有關工作匯報,深入了解湖南地區水泥業務開展情況、遇到的問題,結合目前全國水泥行業的形勢,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應對措施。他鼓勵大家要繼續發揮“三不四千”的工作精神,站在市場前沿,抓住機遇,充分利用今年后四個月時間,確保順利完成年度經營任務。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會秘書、總經理助理光照宇,中國建材股份副總裁、南方水泥總裁肖家祥等參加了相關活動。
演講全文:
一體兩翼 創新轉型
——宋志平在2016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2016年8月27日
尊敬的王忠禹主席、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報告的主題是“圍繞一體兩翼進行創新轉型”。
“一體”是指企業的結構調整。我國經濟現在處于新常態,面對產能過剩的嚴峻形勢,企業在這個特殊時刻必須進行結構調整,這是企業發展的主流方向。企業的結構調整作為“一體”就是依據國家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如從水泥需求端來看,如果能確保水泥的現在的消費總量就很不錯,近三年水泥的每年的需求總量約24億噸,我們不能再指望像過去一樣有更大的增加,關鍵要減掉過剩產能。過剩產能是從哪里產生的?是從我們各個水泥企業。所以每家水泥企業在結構調整過程中都有去產能的任務,應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的政策背景下來思考企業的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有一項內容,就是企業的技術和產品要向中高端邁進。對于建材企業來講,一方面要推動水泥向高標號化、特種化、商混化和制品化發展;另一方面還要大力發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材料。
大企業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力軍。過去經濟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是靠兩種方法:一是相信市場的力量。靠市場“看得見的手”進行自我調節,但在市場過程中也出現過多次過剩危機,實際是市場調節失靈的表現;二是靠政府管理和干預進行調整。僅靠這方面也出現過很多問題?,F在我們主張以大企業之手進行調整,作為“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之外的第三種力量來進行市場協調。今天的大企業和一百年前大企業不同,今天的大企業日益成熟,不再是壓抑競爭和壓抑創新的“怪物”,而是經濟中中協調市場的主導力量。我們應積極看待大企業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兩翼”:第一翼是創新。創新有三方面內容:一是大力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傳統產業是我們的基礎,企業不可能舍棄所有的傳統產業,就如我之前所講的“我們轉型不轉行”。大企業應肩負起責任把基礎產業做好,中國建材還會繼續把水泥、玻璃等基礎行業做好,關鍵是要技術進步、轉型升級、節能減排。二是大力發展和培育新興產業。中國建材推出的碳纖維T800、0.15mm厚的超薄玻璃、TFT薄膜電池以及轉化率17.9%的銅銦鎵硒等等都屬于新興產業。三是加大商業模式創新的力度。談到創新大家容易想到高科技,實際高科技是創新的途徑之一,而商業模式的創新是更普及的創新模式。企業要重視商業模式的創新,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互聯網、智能化、制造服務業和高端服務業等等都是商業模式的創新。轉型升級要靠創新,創新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第二翼是“一帶一路”走出去。雖然我國的市場空間很大,但我國制造業的規模更龐大,制造業過剩了就需要有一個出口,那么出口是哪里,就是國際市場。中國制造業只有“走出去”才能平抑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白叱鋈ァ庇腥c值得大家認真思考。
第一,我國企業沿著“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必須穩扎穩打,步步為營。“走出去”不能盲目的一哄而起。當年日本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形成過很大損失,我國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要精心規劃,要做好前期工作,制定長期戰略。中國建材集團在南太平洋地區巴布亞新幾內亞做的建材家居在當地知名度很高,也是經過23年的經營,從很小規模逐漸發展到現在的幾十家建材家居公司,每年都有穩定利潤,成功的經驗就是堅持長期的發展戰略。
第二,“走出去”要和國內企業或國外跨國公司聯合去開發。要學會和別人分利,不要都單打獨斗。比如中國建材和法國施耐德合作在非洲十幾個國家共同開發市場,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了共贏。
第三,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我們要把“親誠”的中國文化帶出去。樹立中國企業良好的國際形象,讓當地的社會喜歡和接受我們,這也是中國企業長期“走出去”應有的戰略思考。
謝謝大家!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