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新型建筑工業化:減少80%的建筑垃圾
在中民筑友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運輸裝配式建筑材料。
未來的房子怎么建,先立骨架再砌墻?這種建筑方式早已out了。“進入建筑工業化時代,原先人多、塵土多、耗時多的建筑業會變得越來越環保、安全、快捷。”中民筑友科技集團副總裁楊宏偉說。
這種新變化在長沙由來已久,隨著湖南加速推進兩型住宅產業化建設,在建筑工業化道路上,中民筑友后來居上。進駐金霞經開區短短兩年時間,中民筑友在全國已投建9個綠色建筑科技園,明年有望迎來產能井噴期。
斥資25億元在金霞建總部基地
“實踐證明,住宅建設必然要走集成集約、綠色低碳、產業高效的道路。”楊宏偉說,傳統建筑業資源浪費大、能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大等行業通病嚴重阻礙著建筑業發展,而建筑工業化正成為中國建筑業發展的新突破口。
根據《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兩型住宅產業化的意見》,至2016年末,長沙市兩型住宅產業化新開工面積累計將超過1000萬平方米,打造千億級兩型住宅產業集群。
隨著意見的出臺,建筑工業化迎來發展的春天。2014年11月,國內首家專注建筑產業現代化的上市企業——中民筑友科技集團正式與金霞經開區簽約,斥資 25億元,建造一座輻射全國的建筑工業化總部基地——中民筑友(長沙)綠色建筑產業園。簽約后僅5個月,園區一期即正式投產,創造了“金霞速度”。
“無論是鋼材、沙石等原材料的運進,還是設備產品的輸出,金霞發達的物流都讓一切變得輕而易舉。”楊宏偉說,金霞便捷的立體交通、發達的物流體系,還有優越的配套政策,這對于發展建筑工業化無疑都是利好條件。
多個綠色建筑科技園已投產
據了解,中民筑友(長沙)產業園一期占地430余畝,投資15億元,一年可生產100萬平方米的裝配式建筑構件。
楊宏偉說,與傳統的粗放建筑方式相比,建筑工業化的優勢明顯——可實現節時80%,節水80%,節能70%,節材20%,減少80%的建筑垃圾,施工現場無粉塵、噪音、污水等污染,而且解決了保溫、防水抗滲、不隔音等建筑通病。
除了長沙生產基地,中民筑友著力拓寬市場布局,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迅速投資建廠,布點搶占市場。截至目前,中民筑友已在上海、深圳、南京、杭州、衡陽、合肥等9地布局綠色建筑科技園,其中多個園區已正式投產。
“下一步是布局西南、西北地區和國外市場,我們要實現國內國際市場全覆蓋。”楊宏偉說,隨著市場布局的完善和新增長點的開辟,未來五年,中民筑友的產值將成倍增長。
全產業鏈發展奠定領先地位
不同于其他企業產品、業務的單一性,中民筑友擁有完備的產品矩陣,圍繞發展裝配式建筑進行全產業鏈布局,提供包括高層、多層、別墅、部品部件及綜合管廊等多種產品,并提供一站式建筑整體解決方案。
在楊宏偉看來,這一切得益于中民筑友具備了領先行業的核心技術優勢。中民筑友設立了五大專業研究院,形成了擁有完全知識產權、領先行業的五大建筑工業化技術體系,涵蓋建筑設計技術、裝備制造技術、現場裝配技術、建筑信息技術和新材料技術。據了解,截至今年8月,中民筑友已申請專利800多項。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