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點評]臺泥國際:銷量大幅上升,人民幣貶值至虧損幅度增大
在全國上半年水泥產量只有小幅回升的情況下,臺泥國際上半年水泥銷量同比大幅增長,錄得銷量2450萬噸,同比增長20.1%;產品平均售價下降造成銷售收入回落4.8%,銷量的大幅增長挽回收入下降幅度近15個百分點;而以美元為單位的銀行借貸產生匯兌虧損11450萬港元,導致中期本公司擁有人應占利益為虧損15610萬港元,虧損額大幅增加。
表1:臺泥國際上半年銷售情況
數據來源:臺泥國際中報、中國水泥研究院
中報顯示公司銷量的增長主要是由于本集團積極參與主要在華南地區的基礎設施項目的水泥供應以及銷售渠道拓展。公司在廣東及廣西兩省的銷量為1150萬噸,同比增長17.3%,其中廣東一個省的水泥銷量為730萬噸,同比增長23.7%。公司表示華南地區市場集中度較高,高度集中的市場讓各主要生產商在維持穩定的水泥產出及產品售價方面可采取更有效的協調。從各區域業績來看,公司在華南區域實現盈利,在西南的重慶地區也實現了盈利,而貴州、遼寧、江蘇盡管銷量同樣出現上漲,但受價格大幅下滑的影響業績出現虧損。
表2:臺泥國際上半年各區域銷售情況
數據來源:臺泥國際中報、國家統計局、中國水泥研究院
公司銷售額及采購額大部分以人民幣列值,但大部分銀行借貸以除人民幣外的貨幣列值,因此人民幣升值或貶值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影響,上半年以美元計值的銀行借貸因人民幣貶值產生了預期的外匯虧損,增加了公司凈利潤虧損程度。在公司產品銷量增加的同時,公司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也出現增長,財務費用小幅下滑,銷售期間費用率同比略又增長。
表3:臺泥國際上半年財務指標
數據來源:Wind資訊、臺泥國際中報、中國水泥研究院
整體來看,臺泥國際上半年除盈利能力指標差于去年同期,其余財務指標較去年同期或去年全年還有更好的表現。銷售毛利率也好于去年全年水平,由于銷售收入下降同時費用略有上漲,期間費用率較去年則略有增長。資本結構及償債能力指標較去年同期有好轉,其中資本結構指標中的主要指標同時好于去年全年,顯示公司的財務風險進一步縮小;償債能力指標中長期償債能力指標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而短期償債指標則有所好轉。主要營運能力指標較去年均有所好轉,存貨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均較去年同期縮短。
最新投資評級機構對臺泥國際的評級維持賣出評級,目標價為1.10港元,看來公司穩定的業務經營并未得到投資機構或資本市場的青睞與追捧。
表4:投資機構評級
數據來源:Wind資訊
編輯:jirong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