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意見 提出8大重點任務
8月5日,上海市政府官網發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本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落實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推動上海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意見》共包括九部分內容,其中第一部分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第二到第九部分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
一、背景情況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處在新常態大背景下中央作出的重大舉措,重點是圍繞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深化改革,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中央要求各地堅定不移、有力有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據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本市抓緊開展《意見》的制訂工作,市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積極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并同步研究細化各項具體改革舉措。
二、《意見》的總體要求
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上海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打好改革攻堅戰,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意見》提出,要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緊密結合上海發展實際,解放思想,銳意改革,擴大開放,勇于創新,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的要求是:緊緊圍繞提升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全面深化改革,緊密結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國家戰略實施,緊密結合上海經濟轉型升級的根本要求,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結構調整為主攻方向,以降低企業成本和補齊薄弱環節短板為重點任務,堅定不移、有力有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目標是: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促進要素優化配置和自由流動,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和生態環境需要,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和創新發展先行者。
三、《意見》提出的重點任務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屬性是深化改革,結合本市實際,《意見》提出了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1、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以自貿試驗區為重要平臺,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引進來”和“走出去”,有利于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優化供給結構,提升中高端有效供給。《意見》提出,要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加快建立健全與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相銜接、與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制度規范,努力形成開放型經濟新優勢。重點是深化與高水平開放相適應的投資管理制度創新,推動貿易便利化制度創新,加快形成國際產能合作新機制。
2、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意見》提出,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實施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著力完善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破解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制度瓶頸,推動經濟增長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重點是構建市場導向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實施激發市場創新動力的收益分配制度,健全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投入制度,完善積極靈活的創新人才發展制度。
3、加快政府管理制度創新,著力提高行政效率。《意見》提出,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增加新的制度供給,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著力破除制約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優化配置的制度性瓶頸,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重點是最大限度減少行政審批,深化以企業為主體的投融資體制改革,建立事中事后監管制度體系,進一步提升政府服務效率。
4、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著力擴大有效供給。供給結構適應需求變化,必須以產業為基礎,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形成新的有效供給。《意見》提出,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以新的有效供給引領消費結構升級,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提升現代服務業能級,大力培育“四新經濟”,不斷提高品牌質量、產品附加值和生產效率。重點是積極培育服務業優質供給,擴大制造業高端供給,改造提升傳統優勢制造業,大力調整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推動農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提升土地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5、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為重點,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企業是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主體,只有做強企業,充分激發企業的活力,才能提高市場的供給能力。上海國有企業總量大、比重高,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應該發揮帶動作用。《意見》提出,要以深化國資改革帶動國企改革,深入推進國資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積極推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使各類企業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和效率。重點是推動開放性市場化重組,完善國有企業激勵約束機制,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
6、推進金融開放創新,著力防范金融風險。深化金融開放創新,既有利于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也有利于完善金融監管體制,防范金融風險。《意見》提出,要加強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聯動,加快推動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幣跨境使用、金融服務業開放,不斷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重點是深化金融開放創新試點,健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切實防范好金融風險。
7、多措并舉降成本,著力減輕企業生產經營負擔。降成本是國家“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之一,也是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意見》提出,要通過落實結構性減稅、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調整優化社保費率、降低能源資源成本等舉措,分類分步精準施策,有效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重點是降低企業稅費負擔,調整優化社保費率,深化價格機制改革。
8、聚焦城鄉發展一體化,著力補齊薄弱環節短板。城鄉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問題,是現階段本市面臨的最大短板。《意見》提出,要全面落實“三傾斜一深化”,深化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不斷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推動實現高水平的城鄉發展一體化。重點是強化以水、大氣為重點的生態環境整合治理,完善交通基礎設施體系,支持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編輯:馬佳燕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