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臨安:是誰縱容無證混凝土攪拌站?
日前,浙江臨安市當地群眾向記者反映,很多小型混凝土攪拌站都未經過申報項目審批和備案,未取得環評和能評,未取得規劃建設局的生產資質證在生產經營。一邊是政府明文禁止無證混凝土攪拌站和砂漿,一邊卻是無證混凝土攪拌站在臨安市公然生產、經營、無資質、價格低存在工程質量安全隱患……事情真如反映人一樣嗎?為什么得不到取締?記者一行來到實地進行調查。
實地調查無證一樣能生產
記者首先來到位于昌化鎮的臨安市中鑫混凝土澆筑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臨安中鑫),給記者第一印象不是小作坊,而是有一定規模的公司。該公司負責人蔡勁松接受記者采訪,就群眾舉報無證非法生產經營一事表示:“我們是有證的,還將營業執照拿出來,我們辦公司主要還是方便老百姓,針對農村自建房、道路及工地工程項目,在昌化鎮像我這樣的小攪拌站不止我一家”。他坦言,“公司是沒有資質,但在臨安市沒有資質的混凝土攪拌站里他的規模是最大的”。如有工程他們就去掛靠有資質的公司再去參加招投標,公司中標后就自己做,還表示很大的工程不去投標的。記者就有關施工問題提出疑問,如何保證工程的質量、安全?據他本人介紹,會讓朋友把相關材料拿到一安徽朋友(做混凝土公司)那去化驗、最后拿到配方,這樣施工起來就放心了,而且聲稱能絕對保證工程質量。他還說公司目前混凝土攪拌車共9輛,泵車1輛,有時候別人承包來的小橋梁什么的工程需要攪拌車,在公司業務不忙時就出租給他們使用按天或按月結算。針對沉淀池廢水剛才有溢出外流時,然而蔡勁松稱那是清水,沒關系的。“那可是強堿性污水是不能外排的”,記者說道。蔡勁松馬上改口,可能是沒太注意,我們一定加強管理。隨后記者一行離開臨安中鑫來到湍口鎮迎豐村的臨安市宇基新型墻體材料廠,剛到廠門口就聽到機器的轟鳴聲,粉塵四處飛揚,混凝土攪拌車正在緊鑼密鼓地作業。該廠負責人方耀興解釋,按規定我們是不能生產銷售混凝土的,可是我們的沙石買不掉,所以就做些混凝土的業務。他告訴記者,“目前經營混凝土業務確實沒有任何手續,他們廠現在擁有3輛攪拌車,還表示業務不錯,下一步準備給臨安眾安溫泉二期提供混凝土業務”。記者吃驚的問,那是大工程你也能接到業務,那生意肯定差不了,方先生就笑笑沒有正面回答。可記者從方先生的營業執照上看到,該廠只能生產經營混凝土多孔磚,就是這樣四無企業都在生產經營混凝土業務,那么是什么讓方耀興鋌而走險敢于違法生產呢?隨后記者一行先后來到於潛鎮祁祥村往盈村的路上和於潛鎮民幸村的混凝土攪拌站了解,但規模明顯沒有以上兩家大,混凝土是用拖拉機運輸的,更談不上相關工程質量安全的保證。隨后記者還將以上4個非法站點違章建筑情況向臨安市“三改一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田泉舉報,他表示,“違章建筑一旦發現,現場處置交辦鎮街,再由督查組督查”。
據記者了解,臨安市預拌混凝土行業起步于2002 年,2004年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印發〈臨安市商品混凝土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臨政發[2004]139號),明確規定建設工程應用預拌混凝土的城市規劃區域,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對無證小型預拌混凝土攪拌站,進行強制取締。
臨安市無證混凝土攪拌站亂象在去年8月6日,臨安市委書記張振豐、市長王敏、副市長馮鐳都相繼做過批示,臨安市電視臺在今年5月16日也曾報道。按理,領導一批示,電視臺再報道,事情很快就會得到解決。可這回竟然連市委書記、市長的批示也不管用了,耐人尋味。為什么這個“頑疾”能一直生存著,是誰在縱容他們呢?“這種情況完全是臨安市職能部門不講原則,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某住建部門負責人表示,在其他地方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
非法攪拌站泛濫誰之過?規劃建設局稱處理需要時間
“無資質、價格低、可能存在質量安全隱患……當地非法混凝土站對正規企業經營影響很大,有的企業被迫半生產半停業狀態。”臨安一建筑企業主至今苦不堪言:“主管部門也多次出臺文件,但執法不嚴。”由于主管部門監管不到位,各建筑企業爭相效仿,混凝土小攪拌站愈演愈烈。他向記者表示,主管部門監管雷聲大、雨點小,執法不嚴是主要原因。
上午記者來到臨安市規劃建設局,就多處無資質攪拌站生產銷售混凝土一事提出舉報。對臨安中鑫的營業執照上允許他經營混凝土,但沒有取得資質情況下,能不能生產經營?臨安市規劃建設局副局長周國林告訴記者,“企業有行為的(在生產)屬于建設局管,而工商局也有相關規定,營業執照你要報批內容的都給你注上,但營業執照上有些經營項目需要資質審批了以后才能生產經營,所以工商也可以管。企業如果沒有取得資質,生產經營混凝土不管是在大的工程項目還是老百姓的房子上都是不允許他經營的”。隨后臨安市規劃建設局辦公室主任張云庭接受了記者舉報。張主任表示,處理需要時間,讓記者先把舉報地址提供給他,如真有無資質攪拌站在生產,可以讓分管領導組織核實查處,兩天內給記者回復,截止記者發稿前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隨即,記者又致電臨安市墻體材料改革辦公室主任徐連根,表明來意后,徐主任表示,“臨安市共有5家具有資質的預拌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全市這種無牌無照的小攪拌樓有15家,這些混凝土小攪拌站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所使用的原材料水泥是低標號的,沒有設立檢驗室,產品不經過檢測就直接出廠,產品質量得不到根本保證,對臨安市的建筑工程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還說對環境的危害比較嚴重,生產中的廢水、粉塵基本沒有經過處理,也沒有回收是直接排放的,因為這些產品都是建造房子用的,如果發生質量問題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一位長期在正規單位擔任混凝土攪拌站總工程師告訴記者,由于混凝土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建筑質量,正規混凝土攪拌站在混凝土澆筑前,會按規定將營業執照、資質證書、混凝土質量鑒定、混凝土配比等相關資料提交給施工項目部。混凝土澆筑后,攪拌站實驗室會及時做出混凝土檢測報告,并根據檢測報告提供混凝土出廠合格證。澆筑完成后,混凝土攪拌站還要對所澆筑的結構構件進行7天、28 天回彈檢測。臨時設立的攪拌站,不具備從事該業務必備的技術、設備、人才、質檢等基本資質,無法保證質量,從源頭上給建設工程埋下了質量隱患。如果出現質量問題,面對‘草臺班子’、‘游擊隊’式的非法攪拌站,很難追究經濟責任、法律責任。
記者從臨安市環保局昌化所楊君處了解到,臨安中鑫在5月份因未取得環境影響評價許可生產被處罰過,當時還下發了停產通知書,針對企業拒不執行的情況,目前環保局已在移交公安過程中。無環評、生產資質、生產技術的情況下違法生產,置人民的生命財產和社會和諧穩定于不顧,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發展環境和建筑市場秩序,給社會和諧穩定和建筑質量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隱患。非法生產經營的行為卻一直得不到制止和打擊,反而愈演愈烈,混凝土小攪拌站非法生產經營的行為何時能夠得到徹底取締我們拭目以待,我們將繼續關注此事的進展。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