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綠色礦山數量居全國前列
近年來,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結合節約集約示范省創建工作,完善配套政策,以點帶面,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截止目前,72處綠色礦山入選國家綠色礦山名錄庫,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一是制度規范逐步健全。聯合6廳局印發《山東省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制定了煤、鐵等6礦種《綠色礦山建設規范》,發布了《山東省綠色礦山建設管理辦法》《山東省綠色礦山建設第三方評估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為各地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提供了遵循和指導。
二是礦山建設力度不斷增強。各市、縣均制定下發了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樹標桿、引路子,督促各礦山企業編制建設方案,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綠色礦山建設。濟南市實施“三方掛圖作戰”,要求企業制定推進計劃表,專項列支200萬元用于綠色礦山第三方評估驗收工作。礦山企業積極性、主動性不斷增強,從“要我建”逐步轉變為“我要建”。
三是綠色礦山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政府引導、部門聯動、企業主建、社會監督的綠色礦山建設工作體系已初步形成。近期,在全國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舉辦的2020年綠色礦山年會暨首屆綠色礦山突出貢獻獎頒獎大會上,淄博市自然資源局榮獲全國綠色礦山建設突出貢獻單位獎榮譽稱號,是全國7個獲獎單位之一。目前,淄博市已累計投入綠色礦山建設資金8.55億元,綠色礦山總數達到23處,計劃7月底前完成剩余的12處生產礦山的綠色礦山創建任務,率先在全省全面實現市轄區內生產礦山綠色礦山全覆蓋。
2020年,山東將按照相關制度標準要求,進一步規范綠色礦山建設、申報、評估和監督等全流程管理,切實加快綠色礦山建設進度,加強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和綠色礦業集團建設,確保年底順利完成大、中、小型礦山綠色礦山建成率分別達到90%、80%和50%的目標,努力由礦業大省向礦業強省邁進,全面提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管理水平。(礦產資源保護監督處、淄博自然資源局供稿)
編輯:梁愛光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