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泥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情況述評
日前,在烏魯木齊召開“全國水泥實現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現場會”上,全國水泥50強企業和來自30個省市自治區的水泥企業和協會領導共300多人聽取了新疆建材行辦主任、新疆協會會長呂志堅、新疆建材行辦副主任、協會副會長孫存穩做了經驗交流發言。錯峰生產、去產能資金、取消325水泥為何總能在行業率先,新疆的做法和取得的效果得到了與會企業和全國同行的贊同認可。喬龍德會長在大會上特別強調:“新疆政府領導十分重視和支持水泥行業發展,敢為人先,有改革創新精神。新疆經信委、建材行辦敢于擔當,主動作為,工作亮點多,也是全國水泥行業政策示范和出成效出經驗的地方,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34號文件帶了個好頭。這次會議在新疆召開,就是要學習新疆的經驗,學習新疆的創新精神”。“新疆有新疆的特點,但新疆的經驗不是不可以復制,其他省都要向他們學習!”。中國最大的建材企業,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說,“面對同樣的困難和問題,作為邊疆地區的新疆能做好,全國其他省區沒有理由做不好、做不到”。
新疆水泥當前面臨的形勢與全國水泥行業一樣嚴峻。截止2015年底,擁有各類水泥熟料生產線100條,水泥產能已由2005年的1700萬噸發展到1.1億噸,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近100%。但“十二五”中后期以來,受需求大幅下降、新增產能大幅增加雙重作用,新疆水泥行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矛盾和問題日漸暴露,產能嚴重過剩,供需矛盾突出,企業困難加劇。2015年產能利用率已大幅降至39%,遠遠低于全國67%的平均水平,為我國最低省區之一;全行業虧損15億元以上,虧損面達85%以上,凈虧損額排名全國前列。大多數企業處于虧損嚴重,半停產、停產,減員降薪的狀態,已經到了舉步維艱、難以為繼的地步,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按照中央和自治區的工作部署,結合新疆水泥行業實際,新疆行辦與協會堅持當前與長遠、治標與治本、政府推動與協會引導、去產能與行業解困脫困相結合的四大原則,積極主動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作用,用好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確保“去產能”和脫困解困工作做到思路明確,措施得力,取得實效。
新疆行辦與協會主要做法:
面對嚴峻形勢,在自治區經信委主要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建材行辦不等不靠,充分利用行辦和協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職能互補優勢,通過采取錯峰生產、價格自律等措施,對行業減虧增效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治標初見成效。在鞏固規范深化現有做法,確保行業有效益,職工不下崗的基礎上,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34號文件為契機,采用“政府+協會”模式,利用好政府、行辦(協會)和企業三支力量,通過政府支持,行辦(協會)組織,企業參與,凝聚行業共識,深化和規范當前工作,并尋求化解產能過剩的治本之策。近期實現行業穩定有序發展,遠期實現過剩產能有序退出、有序儲備和行業優化升級。
一是率先開展錯峰生產活動。2014年10月23日,“新疆水泥錯峰生產工作會議”在烏魯木齊召開,我區在全國率先開展水泥錯峰生產。工信部、中國水泥協會、東北三省經信等部門現場觀摩。之后,水泥錯峰生產在全國陸續展開,今年上升為國務院政策。今年上半年,新疆繼續狠抓并深化錯峰生產。自治區經信、環保、兵團經信、環保等部門聯合發文,部署錯峰生產任務。全疆水泥企業冬季停產5個月,儲備產能3000萬噸。行辦與協會充分發揮熟悉企業的作用,組織企業簽訂錯峰生產自律公約,確保錯峰工作落到實處。新疆行辦與協會近期起草了《新疆水泥錯峰生產管理辦法》,計劃與自治區環保、稅務等部門聯合下發,規范錯峰生產,繼續引領全國錯峰生產。這一具有創新性的做法,得到了中國水泥協會的認可,并在此基礎上起草了全國水泥錯峰生產辦法,討論后向全國推廣。
二是率先狠抓行業自律。新疆在全國率先開展水泥行業自律工作,并得到中國水泥協會認可和推廣。這是恢復水泥合理價格,實現水泥行業脫困增效的關鍵手段。上半年,重點水泥企業平均每噸價格285元,同比提高29元。為了此項工作,行辦專門成立了3個由6人組成的6個片區自律督查小組,對全疆水泥落實錯峰生產和價格自律工作進行督查,有力推動全疆行業自律工作。在工作中發現,個別企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想方設法鉆空子,自律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難以為繼等等問題,近期行辦與協會又起草了《新疆水泥行業自律行為規范公約》。公約包括總則、行為規范、違規仲裁、違規處罰等內容做出了明確規定。公約引進了基于政府支持的建立水泥行業自律仲裁委員會、建立行業通報制度、黑名單制度等內容。大大增加了行業自律的有效性和權威性!
三是率先落實結構調整資金。錯峰生產和價格自律都是解決行業當前問題的有效措施,但只能治標。為了有效化解產能過剩,探索標本兼治之策,年初,在天山、青松等大企業的配合下,新疆行辦與協會又探索起草了《新疆水泥行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籌集和使用辦法》。設想依靠行業集體力量籌集專項資金,化解產能過剩。辦法共分為總則、資金籌集、資金使用、補貼標準和附則5章23條。在辦法起草期間,工信部呂桂新副司長、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劉建新,自治區經信委主任胡開江同志都給予了明確批示和大力支持。5月5日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34號文件,為這一做法提供了政策依據。在5月31日召開的全疆水泥企業法人代表會議上,本辦法當場得到了絕大多數企業贊同和簽字認可。在7月6日的“全國水泥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現場會”上,受到與會者和中國水泥協會會長喬龍德的高度評價,被譽為創新之舉。
四是提前退出低強度等級水泥“去總量”。新疆行辦與協會積極做好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銜接工作;研究提出“32.5等級水泥提前退出市場,以及提高42.5等級及以上水泥的消費比例和C35及以上強度等級混凝土示范推廣應用”可行性方案,為加速提高自治區建筑工程質量和增加高品質水泥及水泥制品市場用量打下堅實基礎。
五是狠抓宣傳教育與制度建設。新疆行辦與協會將《新疆水泥行業自律行為規范公約》作為行業自律工作的根本大法和行動指南大力宣傳。這個公約已經在今年5月31日召開的全疆水泥企業法人代表座談會上,獲得簽訂通過和廣泛宣傳。簽定生效后的行為規范公約,用來規范所有企業和個人的行業自律行為。全行業正在形成“政府支持、行業擔當、遵守行約、誠實守信、凝心聚力、共克時艱、脫困增效、奉獻社會”的行業共識和良好氛圍。自行業自律開展以來,行辦出臺了大量規章制度和行規行約,用來規范機關工作人員和企業相關人員的行為,使行業自律工作做到了制度化、規范化。近幾年,許多制度規范公約被浙江、廣東、河北等內地省區爭相采納借鑒,提高了新疆水泥行業自律工作的知名度,如:《新疆水泥行業烏昌片區自律公約》、《新疆水泥行業自律督查辦法》、《新疆水泥行業自律配額管理辦法》、《新疆水泥行業自律人員休假辦法》等。隨著工作的推進,下一步還要制定出臺系列規章制度行規行約,以適應新形勢要求。
新疆行辦與協會主要經驗:
(一)政府支持是前提。2014年新疆水泥錯峰生產之所以在全國起到了示范效果,主要是得益于政府支持。2014年9月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研究促進水泥行業穩定發展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行辦抓住機遇明確寫入了“采取錯峰生產,化解產能過剩”的條款。10月,在經信委的協調和行辦的有力組織下,在自治區有關廳局的大力支持下,錯峰生產才得以順利實現,并在全國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去年,自治區政府出臺“轉發自治區經信委關于進一步促進自治區水泥行業健康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在自治區層面成立行業解困工作組,對做好今年行業解困工作同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行業擔當是關鍵。行辦(協會)作為政府和企業的橋梁和紐帶,敢于和善于擔當作為非常關鍵。在政府文件出臺前,行辦將需要政府支持的措施超前謀劃,與下一步行辦或協會將要開展的工作結合起來。用行辦的作為和擔當,使政府、行業和企業三支力量有機結合,形成合力。例如,近期擬報政府批準的《新疆水泥行業加強管理強化自律實現脫困發展的實施方案》中,詳細寫入了政府如何支持行業組織開展行業自律,建立黑名單制度等。政府批準后,接下來行辦就要在基于政府支持下起草并落實系列行業自律公約,規范和強化化行業自律。對違反公約的行為,依據政府支持和企業簽訂的公約約定,不怕得罪人,不怕丟官帽,以敢于擔當的精神,依歸處罰違規企業,確保行業規范有序運行和自律效果。因此,造就一支敢于擔當,善于謀劃,主動作為,善于創新的行業管理隊伍,是做好行業工作的關鍵。
(三)企業共識是基礎。新疆水泥行業取得目前的成績,企業形成共識并大力支持配合,特別是大企業支持配合是基礎。在2005年之前,我辦也牽頭開展過水泥行業自律,并形成了一整套管用的辦法,但由于個別大企業明確表示不支持,自律工作在艱難運行了3個月后,雖然效果很好,但仍然被迫解體。反觀當前的自律工作,天山股份和青松建化等大企業起到了帶頭和示范作用,自律工作總體順利。目前,各個片區的自律工作,幾乎都由天山股份和青松建化兩家企業的人員牽頭負責組織監督落實,行辦主要負責協調仲裁等工作,基本形成了“政府支持,行業引導,企業主體,運作規范”的自律新格局。
新疆經驗內容豐富,方面齊全,扎實可行,是各地協會學習的榜樣,對全國水泥行業進一步搞好穩增長、調結構、去產能、補短板、強自律、增效益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和借鑒意義。
編輯:武文博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