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水泥進出口貿易預期風險明顯加劇 量穩價跌
近年來,由于國內水泥熟料價格上漲明顯,加之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水泥產能嚴重過剩,需要向外出口,我國進口水泥熟料逐年攀升。據中國水泥網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進口熟料2274.31萬噸,同比增長79.52%,進口水泥200.62萬噸,同比增長109.66%。
不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經濟形勢風云突變,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為進口水泥熟料以及水泥全球貿易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26日,中國水泥網水泥大數據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鄭建輝做客直播間,為全行業在線詳細解答業內關于“2020年水泥進出口貿易”相關的諸多熱點問題。
國際水泥熟料貿易出現新變化
鄭建輝介紹到目前全球主要貿易國水泥和熟料貿易分別在2億噸和2.2億噸左右,其中美國和中國分別為最大的水泥和熟料進口國。
新變化具體表現為不少國家,如伊朗已從主要出口水泥向出口熟料轉變;出口國的數量也在呈上升趨勢,力度漸強,水泥行業 由部分國家過剩逐步轉入全球過剩。長期來看,鄭建輝認為,出口國之間的價格戰在所難免,亞洲總體的熟料價格未來有下行壓力;具備貿易與本地化經營屬性的水泥企 業將更具競爭優勢。可能的阻擊對貿易商 的經營風險加大。
當前國際水泥熟料貿易依然存在水泥質量標準的不統一、國家的限制、渠道穩定性。
我國由熟料出口國轉為進口國
雖然目前我國熟料進口量位居世界第一,水泥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但自國家放開統配水泥價格,水泥出口量在2006年達到頂峰后呈現連年走低的態勢,2019年水泥凈出口量創25年最低。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國內水泥企業多從輸出水泥轉向輸出資本(即建廠)。
熟料方面,我國在2005~2017期間熟料呈凈出口狀態, 2018~2019年則由出口國變為進口國。2018~2019年我國熟料凈進口量超過千萬噸, 2019年翻倍式增長,達2300萬噸左右。國內供給環境改善,價格的提升,國內企業熟料外銷比例的下降,使得熟料貿易活躍度上升。
此外,國內熟料與進口熟料的相互影響。據鄭建輝介紹,2017到2018年,國內熟料價格的上漲,使得國內外價差加大,進口量開始增加,也推升 了進口熟料單價的水漲船高,2018年創歷 年新高46美元/噸。而到了2018-2019年,由于國外的沖擊加大,熟料價格的 漲價空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而今年,國內熟料價格的下調,也影響了進口熟料的價格,(今年熟料價格回落,進口熟料價格也出現回落)。
2019年,全球十大熟料出口 國,有8個向中國出口熟料。其中,越南是我國最大的熟料出口國,占比達到67%。在2019年的進口孰料中,山東和長三角占了主要份額。2019年進口熟料中 40%銷往山東,近700萬噸;30%銷往長三角。貿易商數量眾多,超過90家 ,國企、民企都有參與,差不多各占一半。前十家企業掌控了68%的熟料進口,集中度相對較高,有利于價格的穩定。
展望2020年熟料進口
首先應該關注當前前幾大熟料出口國的疫情的情況,目前除了日本和韓國,其他幾個國家的疫情發展尚不明朗,如后期勢頭發展不好,將導致國內經濟發展受限,水泥需求下滑,在國內水泥產能的壓力下,或將大量水泥熟料出口,這將東南亞市場熟料價格造成沖擊。
以越南為例,目前越南國內水泥產能1.15億噸,國內需求 6500~7000萬噸。其中,1/3出口的產量(80%是熟料 )。 2019年出口水泥熟料3400萬噸(較2017 年增長88%),主要出口到中國、菲律 賓、孟加拉(80%),其中50%到中國(出口到中國增長了10 倍)。越南2019年1~2月,國內銷量下滑 40%,出口下滑3%,價格下跌6.5%。
從全年看,鄭建輝認為,越南熟料出口價格重心下移,依然能持續沖擊到中國沿海市場,甚至與2019年持平。 一方面越南國內需求受影響,上半年出口壓力大,下半年有望回升(恰逢中國市場旺季) ,另一方面,轉移其他市場的量相對有限,中國依然是較好的選擇。
就全球水泥熟料貿易,鄭建輝判斷,全年將呈現前低后高全年依然有望保持平穩的態勢,進口熟料單價同比出現回落。此外,熟料貿易存在的風險正在加劇。如國內企業對價格的影響(可能存在水泥漲 ,熟料不漲),以及貿易商之間的競爭等。風險中也存在著機遇,未來東南亞市場可能存在的并購機遇 ;資本走出去到提升貿易能力。(海螺進口 的比重提升20%以及海外的市場布局)。
編輯:劉群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