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企業家的創業之路——記舟山市匯邦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虞海舟
人物名片
虞海舟,男,1980年2月出生,舟山定海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舟山市匯邦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舟山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定海區新生代企業家聯誼會會長,第二屆“定海十大杰出青年”。
走進位于岑港的舟山市匯邦建材有限公司,50畝的場地上高性能混凝土現代化攪拌站拔地而起,不時有運輸車輛進出,這些建筑材料將被運往全市各個工地。很難想象,眼前這個年產值達1個億的全國礦砂優秀生產企業“掌門人”,竟是一位“80后”小伙。
2003年,虞海舟大學畢業遠赴英國主修國際企業管理專業,因為從小受到企業家父親的影響,虞海舟畢業后的目標很明確:和父親一樣,從商。“從小就耳濡目染,大學期間我又學習了不少理論知識,畢業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進行實踐。”但虞海舟說,他并不想在家族企業里做一個“名義上”的管理人,更想憑自己的能力闖出一番事業。
學成歸國后,虞海舟在和一位從事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的大學同學聊天中覓得了商機。2000年開始,國家大力推廣預拌混凝土,催生了能增強混凝土流體性、延緩硬化時間的混凝土外加劑這類輔助產品,但當時島城預拌混凝土市場的外加劑幾乎被外地企業“壟斷”。“我想吸納本地預拌混凝土公司入股,建立聯合體,成立外加劑生產公司。”當虞海舟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時,得到了父親的大力支持。
2005年下半年,虞海舟掛帥的“匯邦建材”落戶岑港。創業初期,外來企業惡意低價傾銷讓“匯邦建材”在發展的路上舉步維艱,但憑借著可靠的質量、優質的服務,企業逐漸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相比外來企業,我們的價格可能不具備優勢,但算上運輸成本,兩者相當。”虞海舟一語道出玄機,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時刻能夠為客戶提供上門服務,這就是本地企業的優勢所在。
為體現這一優勢,“匯邦建材”為每一個合作的施工工地配備一臺砂漿移動筒倉,看似普通的機器實則安裝了精確的定位系統和縝密的測量系統。工作人員在辦公室內即可遠程監控這些設備的運行情況。“當我們檢測到設備內的混凝土余量不足時,我們就會提醒客戶是否需要供貨,以免耽誤施工。”正是這些細節,體現了“匯邦建材”無微不至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信任。
在追求效益的同時,虞海舟還時刻心系環保。在廠房門口記者看到了一堆礦渣,虞海舟介紹說,這些煉鋼產生的廢渣是企業的“秘密武器”。這些原本無處放置的固體廢棄物研磨成粉末,經過一定工序的加工提煉,一定比例內可以等量替代用于預拌混凝土生產的水泥,既能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符合國家的產業導向,又能增加產出,在經過銷售渠道、原料采購、生產供應商等多方面的可行性考察后,虞海舟大干快上礦粉項目。2008年8月,一條年產15萬噸的礦粉生產線投產,產品一投放市場,本地市場占有率達百分之百,成為“匯邦建材”新的贏利點。隨后,年生產能力達20萬噸的干拌砂漿生產線也投入了使用,如今,“匯邦建材”已成為全市以干拌砂漿為主的五大預拌砂漿生產企業之一。
“隨著人工成本的不斷提升,建筑行業急需要實現機器換人的轉變。”去年年底,虞海舟又全新推出了機械噴槍,來代替人工。使用該種噴槍后,工作效率比人工提高了三倍,且噴射的密度更高,可切實解決建筑空谷開裂的現象。從不斷改良建筑材料,到拓寬經營服務領域,虞海舟憑借獨到的眼光和投身實體經濟的熱情,使“匯邦建材”在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上風生水起。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