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冀東金隅罕見相商 京津冀以“合”為貴?
4月5日晚,冀東水泥、冀東裝備及金隅股份集體發布停牌公告:自2016年4月6日開市起停牌。停牌理由基本一致,均表示此次停牌是收到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通知,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部署,積極響應中央關于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氣污染防治、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的政策精神,唐山國資委與北京金隅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籌劃戰略合作事項。
兩強罕見相商 “合”為貴?
自2011年以來,京津冀地區水泥產量持續下滑,2015年產量降幅更是達到16%,創歷年之最,較2011年的最高值已下降36.56%。連續四年的產量減少也反映出這一地區水泥需求的連年萎縮。
圖1:2011年以來京津冀地區產量持續下滑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網、中國水泥研究院
作為京津冀地區兩家最大的水泥企業--金隅股份、冀東水泥,在區域需求萎縮的背景下,經營業績、盈利能力也持續下行。冀東水泥從2011年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15.2億到2015年預虧16.5~17.5億,成為業內虧損之冠;金隅股份水泥業務的毛利率也從2011年的23%下降到2015年的13.33%,下降近10個百分點。筆者認為,盡管業績的下滑是受到了需求下行、行業產能過剩的影響,然而作為占據京津冀50%左右市場的兩大巨頭,需求下滑的這四年相互廝殺導致兩敗俱傷或是主因。
不過這次,兩大巨頭以響應中央精神之名罕見相商,充分透露出“合”為貴的決心。筆者認為,為提升盈利水平,兩者由對抗到商“合”粗看起來是順應政策,實則是順應大勢。
兩者或部分整合 改善京津冀市場
根據金隅股份H股公告,截止公告日,金隅股份與冀東水泥并未就合作方案訂立任何協議或合約,合作方案尚不確定。筆者認為,兩者的水泥業務或在部分地區進行整合。
2014年,冀東和金隅的水泥產能分別為12500萬噸和4300萬噸,在全國分別位列第3和第11位。從體量上看,冀東的產能是金隅的四倍左右,冀東推行“三北”戰略,而金隅則深耕京津冀,因而冀東出售水泥整體業務給金隅的概率極低;根據金隅2015年年報,“十三五”,金隅將圍繞“新型綠色環保建材制造、貿易及服務,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主業發展,水泥業務在2016年以綠色、低碳發展為方向,著眼于提升盈利水平,因而其在水泥業務上主要追求強化存量資產為主,基本不可能進一步進行水泥業務擴張。綜合來看,更多的合作可能是冀東和金隅在部分地區進行整合,較大的概率是金隅主動提出與冀東進行戰略合作。
從兩者在京津冀地區的產能布局來看,金隅在京津冀均有熟料生產線,冀東則集中于河北。在保定、石家莊、承德,冀東和金隅有重疊的產能布局,兩者合計占河北省熟料總產能的46%左右。2015年,河北水泥行業虧損額達15.4億,僅次于山西,兩者在河北進行市場整合的需求更為迫切,若進展順利,無疑會大幅改善市場環境。
編輯:張敏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