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長興水泥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面對罕見的“倒春寒”,長興人把有保有壓、在結構調整中求發展,作為實現塊狀經濟又快又好增長的唯一選擇
——在產業鏈的“前伸后延”中提高資源利用的附加值,讓塊狀產業煥發“青春"
6條日產5000噸的水泥生產線、5條日產2500噸的生產線……長興石灰石儲量高達15億噸,各鄉鎮一條條流水線也隨之大干快上。不過,冷靜下來的長興人算了筆大賬:按這樣年開采量2000萬噸的消耗速度,75年后資源就將全部耗盡.
石頭也會挖完!最早這樣算計的是長興新明華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長、省人大代表王曉世。今年5月他正準備前往德國洽談輕質碳酸鈣的深加工項目。這種納米級的輕質碳酸鈣同樣以石灰石為原料,卻能應用于高檔轎車的噴漆工藝,甚至能在藥片、餅干里面當添加劑,每噸售價高達1萬元.
幾年前,當水泥生產日進斗金的時候,王曉世就關掉了一個年產400多萬噸、銷售額上億元的水泥廠,全力發展輕質碳酸鈣和活性碳酸鈣生產。他是這樣算的:“新明華”旗下的石礦,燒水泥還能采15年,生產成水泥每噸賣200多元;生產成輕質碳酸鈣每噸能賣580元,生產成活性碳酸鈣能賣1,000元,要是再深加工成高檔輕質碳酸鈣,不但附加值提高50倍,原料消耗量也很小,石灰石資源開采年限將大為延長.
同樣一塊普通的石頭,在產業發展的鏈條上“走”得越遠,資源開發利用的價值就越能實現爆發式的增長。受到啟發的長興人意識到,利用尖端的科技和設備拉長產業鏈條,深度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產品,就能使依賴資源優勢的塊狀產業不斷煥發青春,保持先導地位。今年一季度,華東地區水泥行情大變,由于生產能力增長過快,市場價格下滑了近50%。而在長興縣,今年在水泥建材業中重點發展的新型材料領域卻有28個在建項目,投資額高達18.5億元。采用歐洲全套自動化設備的特拉建材有限公司,用十分常見的頁巖為原料生產新型墻體材料,保溫、隔音、隔熱、防滲效果奇佳,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會”場館設計的上海建筑設計院正計劃選擇它用于場館建造.
長興縣綜合考慮各方利益、利用各方面力量,在立窯水泥淘汰上大大加快了步伐,是浙江省立窯淘汰速度較快的地區。去年已經撤掉一半的機立窯,今年目標是全部完成機立窯的淘汰。(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aoh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