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別小瞧公眾提供的企業環境行為信息的作用
近日,環保部網站公布了“環境保護部‘12369’環保舉報熱線2015年12月公眾舉報處理情況”,處理情況稱,環境保護部“12369”環保舉報熱線受理公眾舉報87件,存在環境違法問題的有62件。存在污染問題的案件中,大氣污染排名首位,其次為噪聲和水污染。各地環保部門對公眾反映的環境違法行為依法進行了處理,現已全部按期辦結。
有3家水泥企業被舉報,其中2家存在污染問題。經查實,2家均存在粉塵污染,1家還同時存在噪聲污染。剩下1家則經山西省運城市環保局現場檢查,該公司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正常,未發現群眾反映的粉塵和噪聲污染問題。
而在環保部網站發布“‘12369’環保舉報熱線2015年11月群眾舉報案件處理情況”中,也有水泥企業露天原煤堆場揚塵被舉報存在粉塵污染環境違法問題。水泥企業由于物料處理、輸送、裝卸、儲存過程中控制顆粒物無組織排放不力,接二連三被群眾舉報。
無組織排放控制要求是《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的對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之一。要求水泥工業企業的物料處理、輸送、裝卸、儲存過程應當封閉,對塊石、粘濕物料、漿料以及車船裝卸料過程也可采取其它有效抑塵措施,控制顆粒物無組織排放。而在生產過程中,企業對與環保部門連線的,即直接受到監控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都挺上心,一旦超標,都有記錄在案,鐵證如山,挨罰沒商量。而對于揚塵之類的污染則有點漫不經心,反正環保執法人員不到現場也看不到。豈不知有句經典名言“群眾眼睛是雪亮的”。那么多雙眼睛肯定勝過監控儀表。
按環保部《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試行)》規定,環保部門在評價企業環境信用過程中,可以綜合考慮企業自行監測數據、排污申報登記數據。同時規定,公眾、社會組織以及媒體提供的企業環境行為信息,經核實后可以作為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的依據。
水泥企業在執行國家強制性《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時,要全面,不可區別對待。既要重視監測受監控的數據,同時也要重視公眾提供的企業環境行為信息。顆粒物無組織排放是易導致當地公眾舉報環境違法問題案件的敏感因子。這些環境違法問題信息一經核實后,同樣可以作為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的依據。水泥企業千萬別小瞧了公眾千萬雙雪亮的眼睛。
順便也要提醒,水泥企業千萬也別輕視了周邊公眾靈敏的耳朵。這次被舉報的水泥企業中有1家除了存在粉塵污染問題外,同時由于存在噪聲污染而被舉報。當地環保局責令該公司對產生噪聲設備進行減噪治理,逐步封閉磨機房,并對衛生防護距離內居民進行搬遷。
編輯:武文博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