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期望水泥行業涌現更多趙志強技能大師工作室
一條云南水泥建材集團關于“昆鋼嘉華公司成立大師工作室”的報道引人關注。報道稱,去年底,昆鋼嘉華公司組建成立了以公司獲得云南省2014年度窯操工技能大賽狀元稱號的員工趙志強的名字命名的“趙志強技能大師工作室”。工作室主要任務是,一在技術攻關創新和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形成團隊優勢,實施重點攻關、重點突破;二承擔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究開發,研究專業技能,及時總結絕技絕活和技術技能創新成果;三傳授技能,培養高技能人才,開展技術技能的交流活動。
去年9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中信重工。中信重工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重型礦山裝備供應商和服務商、全球最大的水泥裝備制造企業。考察中有一幕是李總理重點走訪由技術工人組成、聯合研究加工技術難題的工人創客群,肯定他們通過互聯網征集解決方案、匯集眾智的探索。李總理來到了其中一間不到30平方米的房間,這是由大工匠張東亮領銜的創客工作室。大工匠是該廠授予工人的最高技術等級。2014年,5個像張東亮一樣的大工匠領銜的工作室取得創新成果46項,實現價值1285萬元。大工匠拿著加工圖紙告訴總理,自己所在的工作室正在一起研究如何攻克加工中的難題。目前,像他這樣的工人創客群共有22個,直接參與者超過500人,帶動了4000多名一線工人成長成才。李總理稱贊,“你們是一個國有的傳統的老企業,也是一個大企業,但是你們跟上了時代的潮流,在搞創客群,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際上也是你們企業本身升級了。”李總理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是小微企業的生存之路,又是大企業的繁榮興盛之道。”臨別前,李克強還對企業寄予厚望,希望工人、技術人員和社會創客群通過“互聯網+”推動中國品牌、裝備走向世界,展現競爭力,創出中國金字招牌。
現在,水泥企業也有了技能大師工作室--工人創客群,可喜可賀。水泥企業技術攻關創新,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固然有工程技術人員的辛勞和引路作用,但要將其運用到生產中并取得成功,離不開一線操作人員。經常在有時候出現“卡脖子”時,還真得靠技能大師(大工匠)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一雙巧手實打實攻克難關。現在,進入“互聯網+”時代,技能大師更能匯集眾智,如虎添翼,其能量真不可斗量。
水泥生產自動化、智能制造其基礎是在人操控時工藝基本穩定可控,也就是沒有工藝的基本穩定,談自動化、智能化則是空中樓閣一般,沒有意義,也是無法實現的。雖然工藝基本穩定可控與生產線先天設計、設備制造、安裝有很大關系,但也離不開操作人員對生產線的精心操控,對生產線不斷認識調整改進完善,甚至要解決一些老大難積疾。在這上面,一線操作人員,特別是技能大師能起到關鍵作用。上一世紀五十年代,曾提倡企業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三結合開展技術革新。改革開放后,在大量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裝備后,在發揮工人積極性和作用上確有不同程度的淡忘。如何推動中國品牌、裝備走向世界,展現競爭力,創出中國金字招牌,李總理指出,希望工人、技術人員和社會創客群通過“互聯網+”來推動。從李總理講話中可看到,工人是一支絕不能缺少的力量。
昆鋼嘉華公司成立大師工作室還承擔有傳授技能,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任務。去年5月,李克強總理對首屆“職業教育活動周”啟動作出重要批示,“職業教育活動周”的設立,目的是要在全社會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的良好氛圍。云南水泥建材集團認識到,人才興,則企業興。而高技能人才正是企業人才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技能是企業寶貴財富。
我們為水泥行業昆鋼嘉華公司成立“趙志強技能大師工作室”拍手叫好,為昆鋼嘉華公司崇尚一技之長拍手叫好,為昆鋼嘉華公司搞創客群,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拍手叫好,為昆鋼嘉華公司走大企業的繁榮興盛之道拍手叫好。
期望水泥行業能涌現出更多的“‘趙志強’技能大師工作室”。
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