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紅獅章小華:供給側改革關鍵是主動去產能

紅獅集團 · 2016-03-16 14:15 留言

紅獅集團總經理章小華在2016年中國大型水泥企業領導人圓桌會議(C12+3峰會)上的講話

  各位領導: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參加今天會議,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是去產能。只有主動去產能,才能提升水泥行業經濟效益,匯報三個方面:

  一、水泥行業面臨的宏觀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得益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中國水泥行業實現快速發展,水泥產能位居世界第一位,工藝、技術和裝備均處于先進水平。2015年,中國水泥產量23.5億噸,首次出現負增長,市場競爭激烈,全行業效益大幅下降。水泥行業面臨的宏觀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1、新常態下固定資產投資創歷史新低。過去10多年,中國GDP年均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新常態使GDP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2015年,中國GDP增速降至6.9%,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降至10%,創歷史新低。水泥、鋼鐵等與固定資產投資相關的多數行業總需求下降,全面產能過剩。

  2、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發展必然選擇。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是中國經濟過去增長的主要動力。農村人口進入城市,效率提高、消費增加、城市擴大,工業部門可以大量投資,帶動經濟高速增長,所謂“劉易斯”增長?,F在中國城市化率約53%,加上戶籍統計因素,實際城市化率可能超過60%,提升空間已經非常小。根據世界銀行估計,到2022年中國城市化率基本不再提高,出現“劉易斯”拐點,投資對經濟增長貢獻更低。同時,投資也面臨收益遞減,刺激經濟政策效果越來越差,有較穩定回報的投資已經很難找到,加上資源、環保、高杠桿等因素制約,再實施大規模刺激經濟政策可能性很小。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發展必然選擇。

  3、宏觀調控從需求側管理轉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側管理是國家堅持多年的宏觀調控措施,經濟增速下降是需求不足造成,加大政府投資、增加貨幣投放。經濟過熱,政府減少投資、貨幣投放,實現經濟穩定增長。不斷刺激經濟政策,投資在GDP中占比越來越高,中國水泥需求多年保持高速增長,很大程度透支未來水泥需求。“凱恩斯”理論是短期措施,為政府大規模刺激政策提供理論依據,長期使用負面作用較大。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認為經濟增速下降,通過提高供給側效率實現經濟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包含兩個層面:政府層面,簡政放權、降低稅費、降低交易成本;企業層面,提高全要素效率,包括增強創新能力、提高生產效率、質量、服務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認為經濟增速下降主要原因是產品沒做好,只要產品質量、服務提高、成本降低,就會有更大市場,實現經濟持續增長。

  4、本輪經濟增速下降不是周期性而是結構性。過去,中國經濟增長呈周期性波動,經濟增速下降,又會回到高速增長。今后,一方面是傳統行業增速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是新經濟快速崛起,呈現結構分化,但經濟不能回到高速增長。

  5、新常態使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加劇。2015年初,中國水泥界多數人認為有8-10年平臺期,總需求保持約26億噸。2015年水泥總需求23.5億噸,同比下降4.9%,打破20多年水泥產量只增不減記錄。“十三五”期未,水泥總需求可能下降到18-20億噸??傂枨笙滦校略霎a能必須從競爭對手市場份額中取得,市場競爭更趨激烈,新增產能越多的地方,價格越低。如沒有較好去產能辦法,產能過剩將會加劇。

  二、主動去產能是應對水泥行業下行期有效措施

1、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實際長期存在。1998年,原國家經貿委經貿產業[1998]572號《建材工業“控制總量,調整結構”若干意見》文件,當時全國水泥產能約6億噸,也嚴重過剩。隨著不斷刺激經濟政策和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水泥需求保持快速增長。1998年以來,水泥行業有大量生產線建成投產,仍然取得較好經濟效益。過去,時間可以化解產能過剩,現在行業下行期,隨著時間推移,產能過剩更加突出。

  2、水泥行業嚴重產能過剩為何仍有大量新建項目。水泥行業存在嚴重產能過剩,仍有大量水泥項目在建。國發[2009]38號文件下發后,全國新增熟料產能約8億噸。2015年新增熟料產能約4700萬噸,2016年新增約3000萬噸。只有找到水泥項目不斷新建的原因,制定相應對策,才能遏制新增產能:

  (1)總需求不斷擴大的慣性思維,過去水泥總需求每年不斷增長,總認為今后需求仍會增長;過去投資水泥有較好回報,認為今后也會有較好回報。

  (2)中國企業家是最具企業家精神的群體,有永不滿足的沖動、敢于冒險、不斷擴張、做強做大。這種精神在水泥行業發展中得到較好體現。

  (3)新投入水泥項目的資本有較好預期回報,可能是產能過剩下仍大量新建項目的主要因素:

  ①只要并購價格高于新建水泥項目總投資,就會有新建動力。新建規模相同、工藝接近的水泥項目,只要并購價格高于新建總投資,就會有新的資本投入。如1條日產5000噸生產線,總投資約6億元,并購價格約10億元,新投入資本就會有較高預期回報,起到不好的示范作用,使更多資本投入新建水泥項目。

  ②總投資相同的水泥項目,工藝、技術、裝備更加先進、運營成本更低,也就有新建動力。水泥最低價格取決于生產每噸水泥社會平均成本,新建水泥項目與原有項目相比就會形成競爭優勢。

  ③大企業沒有形成工藝、技術和管理上的競爭優勢,許多中小企業建設的水泥項目工藝、技術和管理水平與大企業非常接近,但效率高于大企業,新進入者認為有競爭優勢,就有新建動力。

  (4)行政審批無法控制產能,甚至會加劇產能過剩。

  ①需要審批的行業,多數企業認為政府會控制總量,只要拿到批文,就有價值,就能投資。多數投資者都這么做,導致嚴重產能過剩。2009年,國發[2009]38號文件明確只有國家發改委才有權限審批水泥項目,也無法控制新增產能,仍有大量水泥項目取得地方審批。

  ②需要審批的行業,現在基本都嚴重產能過剩,需要長時間化解產能過剩。不需要審批的行業也會產能過剩,但市場、價格等會自動調節,過剩程度不太嚴重。

  (5)資源錯配是許多行業產能過剩原因之一。如按市場配置資源,技術先進、管理水平高的企業會得到更多資金、項目,進而形成技術、管理和規模優勢,后來的中小企業很難挑戰,產能過剩不會太嚴重。由于體制原因,技術、管理一般的企業反而得到更多資金、項目,做大后效率下降、大而不強。大量中小企業認為自己新建項目有管理、技術和效率優勢,所以在產能過剩下仍敢于投資,導致產能過剩更加嚴重。

  3、去產能才能使水泥行業效益提升。供給與需求關系決定水泥價格、企業效益。總需求企業無法改變,企業能做的就是改變供給??傂枨笥晒潭ㄙY產投資增速決定,總供給由總產能、產能利用率二個要素構成。產能利用率低,停機時間長,先進產能得不到發揮。只有競爭力弱企業退出,總產能下降,產能利用率提高,行業才健康。去產能決定行業效益,去產能可分為市場去產能、主動去產能、行政去產能三種:

  ①市場去產能。就是通過市場競爭讓競爭力弱的企業退出。供給大于需求,水泥價格降到生產每噸水泥社會平均成本線左右,競爭力弱企業生產成本高于銷售價格,要么選擇停產,停產后固定成本支出仍會消耗現金流,資金鏈斷裂;要么繼續生產,固定成本支出加上經營性凈現金流虧損,加速資金鏈斷裂直至退出。市場去產能存在:去產能者沒有回報、員工較難安置,價格提高后重新生產;行業長時間低迷等。

  ②主動去產能,就是通過行業協同和企業間協商,競爭力強的企業給競爭力弱的退出者補償,競爭力弱企業短時間內有收益地退出。隨著競爭力弱企業退出,供求關系改善、市場價格、效益回升,實現繼續生產企業和退出企業共贏。主動去產能,能夠實現多數企業受益,行業效益快速回升。

  ③行政去產能。競爭力弱的企業也有新型干法生產線,手續合法、環保、安全達標,很難通過行政方法使產能退出,通過提高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增加運營成本,使部分不達標企業退出,起到輔助去產能作用。

  三、主動去產能提升水泥行業經濟效益的建議

  1、找到大幅提高新建項目總投資和運營成本方法,遏制新增產能。新增產能加劇產能過剩,不遏制新增產能,就無法實質性去產能?,F在水泥項目建設備案已下放到縣、市,通過減量置換很容易取得備案。如去產能后水泥價格提高,勢必有大量新建項目,形成去不完的產能,水泥市場長期低迷。只有讓新建項目總投資和運營成本大幅高于現有水泥項目,才能遏制新增產能。如(1)向環保部門建議,原有水泥項目執行30mg排放標準,新建項目執行5-10mg排放標準。(2)新建項目需購買碳排放使用權、氮氧化物使用權及其他措施,大幅提高新建項目總投資和運營成本,新建項目投產后與原有項目相比不具有競爭優勢,才能遏制新增產能。讓政府部門不備案水泥項目很難做到,但備案時增加前置條件會相對容易。

  2、按區域設置去產能基金,讓競爭力弱企業主動去產能。水泥是區域性產品,除長江流域外,基本有相對封閉區域。區域內企業選擇繼續運行或主動去產能,運行企業每噸提取約10元用于補償主動退出者,根據去產能比例,確定每噸補償額度,時間不少于3-5年,但去產能指標不能用于置換,水泥項目殘值由去產能者自行處置。去產能后供求關系改變、價格提升,實現共贏。如某區域產能1300萬噸,去產能300萬噸,總需求仍為1000萬噸,每噸水泥提取約10元去產能補償基金,即每年提取約1億元,3年合計約3億元,補償退出企業,相當于100萬噸生產線可以獲得約1億補償。以上方案在相對封閉區域試點,總結經驗后推廣。

  3、大企業率先淘汰日產2500噸及以下生產線。大企業應帶頭去產能,除個別邊緣地區外,大部分日產2500噸及以下生產線虧本運行,大企業不主動去產能,中小企業更不會去產能。主動關停不創造現金流的生產線,實質上是利己、利人、利行業。

  4、并購先進企業而不是競爭力弱企業。兼并重組有利于提高產業集中度,并購僅限于日產5000噸及以上規模先進企業,不應并購競爭力弱企業。競爭力弱企業應通過市場競爭淘汰出局,從而提高產業集中度。如優勢企業并購競爭力弱企業,反而使這些產能無法退出。

  5、通過大小窯熟料產能置換減少熟料產能。水泥行業產能過剩核心是熟料過剩。控制熟料總產量,就能提高熟料價格,促進水泥價格提升。通過大小窯熟料產能置換,日產5000噸企業按不低于成本價向日產2500噸及以下企業供應熟料,價格基本鎖定(僅與煤價掛鉤),日產2500噸及以下企業取得比自行生產成本更低價格的熟料,關停日產2500噸及以下生產線,實現一定程度去產能。

  6、短時間提升行業效益辦法是大范圍按區域統一停窯。以區域為單位,區域內企業每季度停窯時間不少于1個月,統一停窯時間、停窯方法。區域之間盡量統一停窯時間,形成互動。同時,交納停窯保證金,組織專人停窯檢查,確保落實到位。

  剛才,多數企業提出提高水泥質量標準,取消32.5水泥,我們也表示贊同。提高水泥質量標準,水泥總量會有所減少,如不提高混凝土質量標準,水泥用量也會有所減少,改善供求關系作用有限,關鍵是提高混凝土質量標準,才能提升建筑物耐久性。提高水泥質量標準主要作用是增強有窯企業競爭優勢,使中小粉磨企業逐步退出。

  希望大家提出的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提升行業經濟效益措施能夠落實。紅獅愿意與各大企業一起,共同應對當前行業面臨的困難,加大去產能力度,提升全行業經濟效益。

編輯:馬佳燕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9 04:26: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阳县| 察雅县| 民丰县| 莎车县| 百色市| 长春市| 皮山县| 伊宁县| 边坝县| 曲靖市| 襄汾县| 濮阳市| 临泽县| 山东| 大丰市| 南城县| 南郑县| 阳高县| 临汾市| 江源县| 康平县| 阳谷县| 新邵县| 洞头县| 渝中区| 灵石县| 瓦房店市| 重庆市| 青岛市| 安福县| 襄城县| 武平县| 景泰县| 庆城县| 华阴市| 镇坪县| 丽江市| 离岛区| 恭城| 墨竹工卡县|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