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國務院發文促珠三角合作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又迎發展新機遇
中國政府網3月15日消息,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國發〔2016〕18號。泛珠三角區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云南等九省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擁有全國約五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以上的經濟總量,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在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意見》指出,新形勢下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有利于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統籌東中西協調聯動發展,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有利于更好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提高全方位開放合作水平;有利于深化內地與港澳更緊密合作,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意見》提出,將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全國經濟發展重要引擎、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核心區、“一帶一路”建設重要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先試區作為泛珠三角區域的戰略定位。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記者梳理發現,《意見》從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構建能源供應保障體系、完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對接等方面做了詳細規劃。作為長期依賴國家資產投資拉動的產業,我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產業的發展與基建設資發展息息相關,該《意見》的推出使得我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又迎來發展新機遇。
下面記者羅列一些與行業相關的《意見》內容:
建設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強化區域內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構建安全、低碳和便捷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增強對區域發展的支撐能力。加快已列入《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鐵路項目建設,提高區域內以及與周邊省(區、市)和國家(地區)的互聯互通水平。貫通海口經南寧經貴陽至蘭州的鐵路,打造南北新通道。推進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湛海鐵路擴能工程。規劃建設贛州至深圳、重慶至昆明、涪陵經凱里至柳州、柳州至韶關、西安經重慶經長沙至廈門、吉安至武夷山、貴陽至張家界(11.94 -1.40%,買入)、興義至永州至郴州至贛州、臨滄至清水河等鐵路項目。
加快國家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公路建設及升級改造,全面提升公路技術等級和安全防護水平,打通省際“斷頭路”、“瓶頸路”,提高公路安全性。推進珠江主要干支流高等級航道建設,繼續提升西江航運干線通航水平,加快右江、北盤江—紅水河、柳江—黔江等航道建設,穩步開展湘桂運河前期研究,暢通西南水運出海通道。建立完善珠江水運發展協調機制,合力推進珠江水運協調發展。優化沿海港口功能布局,增強沿海港口對內陸地區的服務能力。在瓊州海峽南北岸規劃建設新客貨滾裝碼頭,提高瓊州海峽客貨滾裝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統籌泛珠三角區域空域資源管理使用,明確區域內各機場分工定位,實現機場群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推動區域內各國際機場航權開放,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和門戶機場。優化完善區域機場布局,加快推進支線機場建設。支持加密區域內城市間航線航班,促進區域內客貨快速運送。
鼓勵發展多式聯運,完善統一相關標準規范和服務規則,積極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人,加快建設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貨運樞紐和物流園區,完善樞紐節點集疏運體系,暢通“最后一公里”。著力解決制約甩掛運輸發展的瓶頸問題,推進泛珠三角區域甩掛運輸網絡化發展。加快智能物流網絡建設,推進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發展,促進不同運輸方式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信息交換共享,建設面向東南亞、南亞的區域性國際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著力構建泛珠三角區域國際物流主干網絡,大力推進蓉歐快鐵等國際物流通道建設。
構建能源供應保障體系
加強電源與電網建設,開展電力輸送以及煤炭、油氣儲運合作,為促進區域合作發展提供穩定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適度開發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瀾滄江等河流水能資源,配套建設送出通道。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穩妥推進已經列入相關規劃的核電項目建設,積極開發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完善區域電源點布局,推廣多能互補的分布式能源。深入實施“西電東送”工程,推進西南能源基地向中南、華南和東南地區輸電通道建設,建設500千伏金沙江中游電站送電廣西直流輸電工程,加大配電網的建設與改造力度。大力實施“西氣東輸”工程。統籌油氣運輸通道和儲備系統建設,推進西氣東輸三線、新疆煤制氣管線等油氣管道建設,完善區域性油氣管網建設。
完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
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為核心,建設綜合防洪抗旱減災體系,加強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強化區域水資源管理。保障泛珠三角區域防洪供水安全,確保對港澳供水安全。加快推進以大藤峽、洋溪、落久、高陂、德厚等為重點的骨干工程建設,支持澳門防洪(潮)排澇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柳江綜合規劃及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統籌實施珠江干支流河道崩岸治理及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加強沿海各省區標準海堤建設與相互銜接,爭取到2020年海堤標準化率提高至80%以上。共同推進珠江流域綜合整治開發,聯合實施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能力提升工程。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指標三條紅線,加快開展江河水量分配,依法對區域內的年度用水實行總量管理,強化規劃和項目水資源論證,嚴格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實行嚴格的河湖管理與保護制度,促進河湖休養生息,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強化珠江流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統一調度,加快制定出臺珠江水量調度條例。推進水利信息化建設,提高流域水資源調控、水利管理和工程運行信息化水平。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發揮區位優勢,完善聯通內外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推動深化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和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建設,打造中國—中南半島、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鼓勵區域內有條件的企業共同參與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和農業合作區開發建設,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加強協同配合,支持加快建設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完善廣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重要引擎功能,把云南建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增強廣西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的重要門戶作用,進一步提升海南以及內陸省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支撐作用。充分發揮香港、澳門獨特優勢,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加強大氣污染綜合治理
完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加強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細顆粒物)等主要大氣污染物的聯防聯治。實施城市清潔空氣行動,加強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和火電、冶金、水泥、建筑陶瓷、石化等重點行業的大氣污染防治,加強對工業煙塵、粉塵、城市揚塵和揮發性有機物等空氣污染物排放的協同控制。推進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開展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大力推進脫硫脫硝工程建設,促進工業固廢及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規范發展,加強黃標車和老舊車淘汰及機動車尾氣治理工作。
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對接
加快跨境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連接港澳與內地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加快建設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蓮塘/香園圍口岸、深港西部快速通道、粵澳新通道等項目,加強粵港澳軌道交通銜接。支持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建設,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統籌航路航線安排,加強香港國際機場與內地九省區機場的合作,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臨空經濟帶。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