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諸葛培智:水泥行業大企業要成為去產能的排頭兵
3月9日,在珠海召開的水泥12+3圓桌會議是行業的水泥大佬和中國水泥協會的峰會。我們希望水泥大佬們在供給側改革的討論中,達成共識并成為排頭兵。
行業大企業在行業發展上要起引領作用,是航空母艦,是旗艦。否則可能成為泰坦尼克號,船大難調頭,觸礁沉船。
兩會上工信部領導提出,去產能要市場倒逼。的確,2015年,在市場倒逼下,建材行業著名的民營企業華爾潤玻璃公司轟然倒閉。
以產能規模計,行業排名前十,擁有20條浮法玻璃生產線,產銷總量連續十年列玻璃行業之首。被中國建筑玻璃和工業玻璃協會推薦為國家重點支持的玻璃集團。集團擁有 90億資產,董事長陳惠南曾經四次登上胡潤富豪榜。該公司于2015年10月20日,全線停產清算。江蘇銀行凍結其1.01億資產;8000員工全部下崗。
該公司生產普通浮法玻璃,75%產品進入房地產市場,房地產下滑,銷售大幅度滑坡,產品檔次低進不了汽車玻璃、幕墻玻璃等深加工領域,終于倒閉。
圖為江蘇張家港的華爾潤玻璃有限公司
聯系到水泥行業有的大企業(有國企、 有上市公司、有民企),規模大而經濟效益差,原來,已接近倒閉,在四萬億和2011限電的雙刺激下,起死回生。但目前在去產能、市場倒逼、國家有保有壓的政策下,嚴重虧損,處于非常困難的階段。
圖為華爾潤8000員工全部下崗,工人圍聚廠部
2016年,水泥市場將繼續下滑,效益將斷崖式下跌,地方政府、協會、水泥企業要未雨綢繆,籌劃好十三五期間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去產能的預案。今年2月在鋼鐵、煤炭去產能試點期間,人民日報已發表水泥去產能文章,將拉開水泥去產能的序幕。
今天在珠海召開的水泥12+3圓桌會議是行業的水泥大佬和中國水泥協會的峰會。我們希望大企業在水泥行業下行期的頂層設計中,能對水泥企業去產能達成共識,拿出干貨。
地方政府、各級協會和水泥企業是否在錯峰生產、限產保價的基礎上,根據鋼鐵、煤炭去產能的經驗,認真測算,積極協調政府部門,爭取成熟的地區和企業早試點,爭取政策和財政支持,爭取把去產能的長痛變成短痛。
大企業要研究去產能的法律抓手;要研究本地區壓、保和僵尸企業標準和名單和地區特點;在本地區要求地方政府凍結所有、新建在建項目;加快重組兼并制定目標:去產能+效益;中國水泥協會協同地方協會和大企業測算壞賬和相關政策;測算下崗人員和相關政策;中國水泥協會協調工信部、發改委用好信貸+稅收+供電三大手段。
我們盼望圓桌會議吹響水泥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沖鋒號。
編輯:馬佳燕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