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吉林水泥業或有大動作 東三省整體受影響
2015年年中,吉林省水泥協會組織的遼寧、黑龍江、吉林、唐山三省一市水泥行業發展座談會在吉林長春召開,會上,吉林省工信廳原材料處處長申建東建議亞泰集團、北方水泥、冀東水泥三大水泥集團以資本、股權為紐帶,加強頂層設計,繼續加快產業集中度的提升,進一步推動落實聯合重組工作。
在猴年春節之前,筆者聽聞吉林省水泥行業終于要有大動作,大型水泥企業將要進行聯合,成立吉林省水泥集團有限公司,亞泰集團、北方水泥、冀東水泥等企業都將參與其中。聽說此消息之后,筆者大驚,2014年國家發改委對亞泰集團、北方水泥、冀東水泥開出價格壟斷罰單之事才過了沒多久,這幾家大企業現在就要搞聯合形成一個大的水泥集團?另外吉林省水泥行業產業集中度提升、企業兼并重組動作和幅度罕見,如果水泥集團得以成立,將對吉林省乃至東北三省水泥行業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
首先從反壟斷法的角度來看,我國反壟斷法規定壟斷行為包括三種:1、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2、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如果說2014年發改委的罰單是因形成了價格壟斷協議,那么此次的水泥集團則有可能涉嫌第三種壟斷行為。反壟斷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經營者集中達到國務院規定的申報標準的需事先向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第三條指出:經營者集中達到下列標準之一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一)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全球范圍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并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二)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元人民幣,并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2014年,冀東水泥全國營業額達到150億元以上,北方水泥超過70億,亞泰集團超過140億(僅建材板塊營業收入超過70億)(商務部反壟斷局的《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指導意見》中指出營業額為相關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內銷售產品和提供服務所獲得的收入,扣除相關稅金及其附加),由此可見,經營者集中須依法進行,吉林省大型水泥企業合并成立水泥集團至少需要向商務部門申報(近就有安徽水泥企業兼并案報商務部門批準的報道)。
然而,國家反壟斷法第二十八條也規定了,經營者能夠證明該集中對競爭產生的有利影響明顯大于不利影響,或者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的,國家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作出對經營者集中不予禁止的決定。同時第二十九條規定對于不予禁止的經營者集中,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決定附加減少集中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的限制性條件。國際水泥巨頭拉法基、豪瑞的合并幾經波折,在各個國家都要通過反壟斷相關部門的許可或是剝離資產或是順利實現當地的合并,即便不會像國際水泥巨頭拉豪合并案那么持久,吉林省水泥集團的成立估計也會需要一些流程和手續。
其次,我們設想一下吉林省大型水泥企業合并對吉林省乃至整個東北地區將造成的影響。吉林省水泥企業熟料產能集中度較高,已經具有相當強的市場掌控能力和市場調節能力,在東北地區吉林省水泥價格話語權超過遼寧和黑龍江。
截止到2015年末吉林省水泥企業共66家,其中9家企業已經停產;熟料生產線共24條,水泥磨76臺;企業及生產線分布情況如下表:
表1:吉林省水泥企業區域分布(在產企業)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網,中國水泥研究院
吉林省熟料生產線主要集中在長春、吉林、四平和延邊,長春、吉林為省內水泥重點消耗城市,四平臨近遼寧,一方面支援省內水泥消費,另一方面可抵御遼寧進入的水泥。從企業分布情況來看,吉林省熟料企業只有亞泰、金隅、冀東、北方和天茂,各自熟料產能情況為:亞泰1054萬噸/年、北方水泥641.7萬噸/年、冀東水泥455.7萬噸/年、金隅77.5萬噸/年,天茂155萬噸/年。如果亞泰、北方水泥和冀東水泥三者將水泥、熟料產能全部灌入新的水泥集團,則一家水泥企業熟料產能集中度達到90.25%,水泥產能集中度達到90%,堪稱吉林水泥市場的寡頭了!
“寡頭”的誕生會對吉林省乃至整個東北地區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首先吉林省內水泥市場的定價權是不在話下了,那么會如何與遼寧、黑龍江聯動呢?亞泰、冀東和北方在遼寧省合計熟料產能占比也在20%左右,超過最大的山水水泥,而事實上,天瑞、山水兩者合并合計熟料產能占比達37%,遼寧地區未來水泥格局或者也可想象成為三足鼎立或兩家爭雄:亞泰、冀東、北方的合作集團;天瑞、山水最終走向共和;大鷹、銀盛等當地中小企業變數較大,或是形成一家以對抗上述兩家,或是繼續散兵游勇,亦或攀附上述兩家之一。可見這三家企業聯合的動作對遼寧省水泥市場格局或將產生重大影響,遼寧省水泥行業倒是也可借機進行產能調整。
對于黑龍江,北方水泥與亞泰集團的熟料產能占比達到70%,長年以來兩者在黑龍江省重點消費市場的市場價格相差無幾,在冬儲計劃的制定上也較為統一,吉林省水泥集團成立之后兩者在黑龍江的合作更會“親密無間”,對于市場格局和已有價格體系的影響似乎不會十分明顯。
由此來看,如果吉林省水泥行業發生如傳聞中的大動作,預計對整個東北地區水泥行業秩序會有正面影響。2015年東北三省GDP同比增速繼續墊底(同樣的還有山西),媒體用“硬著陸”形容東三省的經濟“沒落”,從投資情況來看,體量最大的遼寧省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大幅下降,只有吉林省投資增速超過全國整體水平達到12.6%,黑龍江投資增速也只有3.6%。三地2015年水泥產量均出現同比大幅下滑,吉林省下滑幅度為12.3%。面對2015年水泥需求跳空低走的行情,東北三省水泥價格也呈現快速下降走勢。中國水泥研究院水泥價格指數顯示,2015年底東北地區水泥價格指數為93.23,同比下降16.81個點。
圖1:東三省水泥價格走勢圖
數據來源:中國水泥網,中國水泥研究院
從吉林省2015年水泥行業盈利情況來看,全行業凈利潤同比下降達90%。無論是需求面還是供給面,水泥行業的發展周期已經較為明朗地進入了高峰期向平臺期下降的通道。撇開反壟斷法,吉林省水泥集團的成立若是得以實現,將成為改變東北地區水泥格局的重要里程碑,或許也將對其他地區水泥市場調整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編輯:jirong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