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回顧]2015水泥行業年度之最(上)
“傾巢之下焉有完卵”,2015年繼煤炭與鋼鐵之后,經濟下行釋放的產能過剩壓力開始進一步波及到水泥等相關產業。
數據顯示,1-12月全國水泥產量23.48億噸,同比下降4.9%,而去年同期為增長1.8%;利潤方面,預計2015年水泥行業實現利潤總額約300億元,同比下降60%,已經回落至2008年水平。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行業形勢不景氣的背景下,2015年業內大事多與之密切相關,接下來我們就來全面盤點一下,過去這一年有哪些最值得我們記住和思考的行業之最。
大區產量跌幅之最:東三省
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份,全國累計水泥產量21.48億噸,同比下滑5.1%。從產量跌幅來看,上海、吉林、山西名列前三甲,東三省僅有吉林在列,但并不能忽視東三省產量大跌的現實。
據中國水泥網統計,2015年1-11月,東三省水泥產量跌幅分別為吉林22.6%、遼寧20.92%、黑龍江17.44%,跌幅均超過15%以上,相比于全國平均5.1%的產量跌幅,可謂已經跌出了“新境界”。
以往因地理環境相對封閉,大集團市場控制力較強,東北成為全國眼紅的高價市場,今年堡壘卻自破于內部。遼寧自2013年全運會結束之后整體需求一直持續不振,今年需求更顯萎靡,而黑、吉兩地也同樣不容樂觀,由于需求不足,東北市場水泥價格降幅累計達60~70元/噸。
東北老工業基地退化問題已經“老生常談”,近年來由于人口外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經濟后勁已經嚴重不足。日前,國家再次提出振興東北經濟計劃,但考慮到國內整體經濟形勢的下滑,以及東北并不明顯的區位優勢,未來市場重振難度較大,預計2016年并不樂觀。
價格跌幅之最:廣東、北京、青海
2015年水泥行情的慘淡不僅僅體現在產量方面,價格的下跌更直接體現了市場的低迷態勢。
總體來看,2015年全國行情走勢大體與2014年相仿,屬“V”字型走勢。不同的是上半年水泥價格跌幅程度遠超預期,后期價格反彈拐點延后,且力度相對平緩。據市場反饋,上半年全國水泥價格持續下跌,整個下滑節奏持續到三四季度方才略有改善,但有限的價格上調也主要出現在華東、西南及中南的局部地區,其余區域基本有心無力,至年尾全國水泥、熟料價格水平仿佛一朝回到十年前。
來自中國水泥網的數據更冰冷的說明了行情的冷淡,2015年全國水泥價格同比平均跌幅達到51.87元/噸,全國范圍內水泥價格跌幅前三甲分別是廣東、北京、青海, 而全國54.84%省區噸水泥價格跌幅接近過超過50元/噸,行情之慘淡可見一斑。
2015年各省P.O42.5水泥價格跌幅(元/噸) |
||
省份 |
年平均 |
漲跌幅 |
北京 |
350.27 |
-84.36 |
天津 |
265.34 |
-34.00 |
河北 |
241.52 |
-48.98 |
山西 |
212.16 |
-38.06 |
內蒙古 |
264.89 |
-44.08 |
遼寧 |
255.79 |
-53.16 |
吉林 |
349.56 |
-80.39 |
黑龍江 |
380.45 |
-40.06 |
上海 |
262.11 |
-78.83 |
江蘇 |
232.24 |
-69.44 |
浙江 |
275.23 |
-65.83 |
安徽 |
227.01 |
-58.22 |
福建 |
268.19 |
-67.70 |
江西 |
261.26 |
-43.41 |
山東 |
240.22 |
-56.41 |
河南 |
240.20 |
-39.52 |
湖北 |
293.02 |
-48.41 |
湖南 |
244.49 |
-30.60 |
廣東 |
300.02 |
-107.55 |
廣西 |
259.69 |
-70.35 |
海南 |
308.42 |
-24.89 |
重慶 |
242.32 |
-23.82 |
四川 |
261.09 |
-38.04 |
貴州 |
245.30 |
-56.57 |
云南 |
287.06 |
-47.59 |
西藏 |
634.77 |
-66.00 |
陜西 |
230.65 |
-21.15 |
甘肅 |
263.39 |
-32.71 |
青海 |
286.48 |
-82.86 |
寧夏 |
235.35 |
-22.18 |
新疆 |
300.70 |
-32.89 |
平均 |
51.87 |
熟料新增產能之最:廣東、廣西、甘肅
雖然水泥行業依舊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但2015年國內仍然新增水泥熟料生產線24條,新增水泥熟料產能3137.2萬噸,增量連續五年萎縮。
具體來看,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甘肅三省,其中廣東530.1萬噸、廣西465萬噸、甘肅38.5萬噸。從區域來看,新增熟料產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尤其是中南和西南地區,分別占41%和28%。[Page]
另外,截止到2015年底,全國新型干法水泥總產能在17.83億噸左右,前十大水泥集團新型干法熟料產能集中度提升至53%。目前,部分省份依舊存在新批和擬在建的產能項目,因此我國水泥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難度正持續加大。
最大規模錯峰生產:泛華北冬季停窯
2014 年12月27日上午,“泛華北地區水泥企業冬季錯峰生產會議”在山東濟南召開,宣布山東省、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和天津市決定開始實行水泥企業冬季錯峰生產。
具體為:北京、天津,自2015年1月15日至3月15日停窯;山東,自2015年1月15日至2與28日停窯;河北,自2015年1月15日起,除唐山市企業停窯至2月28日,其他地區企業停窯至3月15日;山西,自2015年1月15日起,除晉東南地區企業停窯至2月28日,其他地區企業一律停窯至3月15日;河南,自2015年1月20日至3月5日停止煅燒熟料。
此次錯峰生產涉及華北、中原地區近千家水泥企業,對水泥錯峰在我國北方地區的更大范圍內開展、實現錯峰常態化具有前所未有的推動意義。
另悉,2015年的水泥錯峰生產涵蓋了中國北方15個省、市、自治區的467家企業,共728條熟料回轉窯冬季停窯。
最頭疼的問題:需求去哪兒了
即便進行了廣泛的停窯,2015年水泥行情仍然慘淡,根本原因在于需求的下跌,并由此引發業內一定程度的恐慌,導致價格上漲困難。
據統計局數據,1-12月,全國水泥產量23.48億噸,同比下降4.9%,而去年同期為增長1.8%,產量的下跌直接反應出需求端的嚴重不足。另外,考慮到庫存增加的影響,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水泥需求量跌幅可能超過10%。
那么需求都去哪里了?數據顯示,1-10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雖然止住了連續下跌的趨勢,但是相對于去年15.8%的同期增速下滑明顯,預計明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或將進入個位數時代。
另外,房地產市場占據水泥需求的40%左右,但是近年來尤其是今年以來房地產行業的低迷態勢卻尤為嚴峻,成為水泥市場需求量下滑的關鍵因素。進入下半年以后,房價雖然出現企穩趨勢,但投資情況卻并不樂觀。2015年房屋新開工面積154454萬平方米,下降14.0%。此外,在土地出讓方面,僅8月份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土地2610宗,成交1531宗,流拍土地多達1079宗,其中流拍的住宅用地有335宗。
房地產新開工面積的萎縮以及土地出讓數量下降,直觀反映了房地產市場的疲軟,以及市場對未來的擔憂,受此影響,水泥需求將難以提振。
最權威的行業指數:水泥景氣指數
2015年4月,由工業與信息化部和中國水泥網聯合發布的中國水泥行業景氣指數正式亮相。作為業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反應行業景氣動向的量化指標,同時也是水泥行業指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水泥行業景氣指數的推出,對推動行業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該指數由先行指數、一致指數、滯后指數三部分組成,數據來源包括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以及中國水泥網等權威機構,按照利潤、收入、價格、成本、供給、需求、外貿等多重角度提煉出反應水泥行業各個側面的重要指標。
該指數可為水泥行業的政策制定、企業的結構調整提供重要的數據信息支持,對把握行業的景氣周期、未來的發展動向提供參考價值。
2016年1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水泥指數編制研究課題驗收會。專家組認為水泥指數編制研究工作完成了課題委托函的設定目標,達到了預期的研究目的及要求,一致同意該課題通過驗收。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