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看水泥,三個情形假設孕育大變局
維持水泥行業“增持”評級。國泰君安認為“供給側改革”或孕育著水泥行業2016年的大變局,做了三種可能的情景假設。認為,低估值、前期漲幅落后的水泥板塊有望成為風格轉換的排頭兵,維持“增持”評級。華北“雙頭”:認為高彈性公司或率先啟動,核心受益品種為:華北“雙頭”:冀東水泥(000401)及金隅股份(601992);西北“三杰”:祁連山(600720)、寧夏建材(600449)、天山股份(000877);長江經濟帶“霸主”:華新水泥(600801)、海螺水泥(600585);東北振興之“東北虎”:亞泰集團((600881)。
2016政策推動大企業“大整合”:認為可以推斷的情形是圍繞國企改革央企“做大、做強、做優”的主導思想,占行業40%產能的大企業間整合或在2016年引起行業格局劇變。
小企業被動或主動“大退出”:在行業景氣低靡階段,水泥價格處于中小企業現金成本線附近,大型企業(山水水泥)違約帶來的銀行體系信貸大幅收緊與降評級,可能將會引發中小水泥企業資金鏈斷裂。另外,財政補貼的加碼有望降低小企業退出的門檻,產能退出的補貼規模會比過往明顯提升,原先是淘汰1噸產能10-20元補貼,有可能翻倍式提升(上限有望提升至50元/噸),測算足以覆蓋員工補貼,東北及華北地區有望率先試點。
需求端,或“重回穩增長”:從水泥需求的微觀數據層面看,2015年1-10月全國水泥需求量下降5.15%,其中基建占比較高的三北地區(東北、華北、西北)水泥需求出現斷崖式下跌。但是固定資產投資并未出現如此大幅下滑,判斷可能大量基建項目并未進入開工端,判斷2016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底線6.5%GDP增速可能促使基建項目密集開工,需求或重回“穩增長”。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