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趕點出臺
臨近年末,12月28日環保部下發《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自明天(2016年1月1日)起實施?!掇k法》制定目的是為保障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準確,依法查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
《辦法》對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定義為,指故意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等以及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篡改、偽造或者指使篡改、偽造環境監測數據等行為。
今年起施行的新《環境保護法》規定,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安裝使用監測設備,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保存原始監測記錄。嚴禁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F下發《辦法》對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的判定及處理作出規定是非常必要的。
就在不久前,環保部公布了2015年第二批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弄虛作假典型違法案例。案例表明,少數不法企業在自動監控設施及數據上弄虛作假,試圖逃避環境保護部門的監管。
《辦法》對篡改監測數據定義為,利用某種職務或者工作上的便利條件,故意干預環境監測活動的正常開展,導致監測數據失真的行為,并列明了十四種行為。在環保部公布的兩批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弄虛作假典型違法案例中,有兩家水泥企業涉案。一家實施了連接分析儀和工控機的數據線被接進了抽屜,打開抽屜,里面藏著一個可調控電阻器。檢查發現,企業在1、2、3號水泥窯窯尾自動監測設施上都分別加裝了這種電阻器。電阻器里面設了兩個開關,一個控制二氧化硫,一個控制氮氧化物,下面有兩個旋鈕,通過旋轉旋鈕,上傳給在線監測平臺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監測數據可以隨意調節,最低可以降到零。一家實施了在自動監控設施采樣管線加裝過濾、吸收裝置,使數據失真。將其已發生的違法行為對照《辦法》,其違法行為屬篡改監測數據第五種,破壞、損毀監測設備站房、通訊線路、信息采集傳輸設備、視頻設備、電力設備、空調、風機、采樣泵、采樣管線、監控儀器或儀表以及其他監測監控或輔助設施的行為,及第八種,故意改動、干擾儀器設備的環境條件或運行狀態或者刪除、修改、增加、干擾監測設備中存儲、處理、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或者人為使用試劑、標樣干擾儀器的行為。
對于企業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的處理,《辦法》明確,將有負責調查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通報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及相關責任人,記入社會誠信檔案,及時向社會公布。構成違法的,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理。
水泥企業基本都被列為國家或地方重點監控廢氣企業,水泥企業做到污染物達標排放,既是法律的基本要求,也是企業環境責任的底線要求。新年迎面而來,新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也將施行。新《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對其排放的工業廢氣進行監測,并保存原始監測記錄。其中,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安裝、使用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并依法公開排放信息。新《大氣污染防治法》對于以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的行為的處罰規定是,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并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
12月29日下午,全國人大法律委、環資委、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環境保護部聯合召開新《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傳達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專門對貫徹實施新《大氣污染防治法》作出的重要批示。張德江強調,要嚴格落實法律的各項制度要求,加大對重點領域和區域的污染防治力度,嚴肅查處違法行為,形成“同呼吸、共奮斗”的良好氛圍,為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做出貢獻。
新年來到,本該多說點激勵鼓舞人心順氣舒暢的話,卻趕上這個點了。為了努力留住美麗藍天,建設美麗中國,不得不又點到了水泥業的痛點,真有點不好交待,還墾望大家多多見諒。
編輯:張曉燁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