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疫情過后,水泥行業的投資方向在哪里?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讓各行各業都措手不及。疫情防控導致了物流和人員流動乃至企業開工都受到明顯的阻礙,部分行業和企業應對危機的措施值得學習,而在疫情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將會帶來新的增長點。經歷此次疫情后,水泥行業將會產生哪些變化,又會浮現出哪些投資機會呢?
房地產政策保供給,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
部分地區房地產行業已出臺“救市”政策。2月上旬,無錫、西安搶先出臺,隨后上海、浙江、南京、蘇州、天津、南昌也紛紛發布相關政策。據水泥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這些省市出臺的救市政策中,主要內容包括有減免稅費、放寬土地交易和履約監管要求、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放寬項目工程開竣工期限。蘇州、無錫通過引導機構提供配套金融服務、放寬預售條件等來緩解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另外,深圳、杭州、南寧等地出臺公積金相關政策,延長公積金貸款期限、企業可申請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或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主要集中在供給層面,針對受疫情影響大的環節,目的是穩定土地市場,保證開發企業資金穩定,能夠順利復工,盡管有個別地方協會呼吁放松限購限售,但目前還沒有涉及到刺激需求端的任何政策。
19日,央行再次明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由此可見,盡管疫情期間各地出臺了支持地產的各項措施,更多是為了穩定市場,平緩度過疫情艱難期,待疫情過后自然會恢復常態,施工需求不會受到明顯影響。由于消費端的限購限售等政策毫無松動的跡象,預計今年地產水泥需求并不會超預期。
表1:疫情期間各地發布支持房地產行業政策
資料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基建方面的水泥需求則有一定的概率超預期。一方面,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經濟增長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達成全面小康的目標。作為GDP兩架馬車的消費和投資之一的消費,已經由于疫情今年發生了很大損失,投資必然需要彌補上這一缺口。因此今年逆周期調節的力度預計會強于預期。
海外投資、進出口或受到抑制
2月1日,WHO宣布將我國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世界貿易組織發布2020年第1期《全球商品貿易晴雨表》報告顯示,2020年第1季度全球商品貿易增長仍將呈疲弱之勢,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預計會進一步拉低已低于趨勢水平的全球貿易表現,全球貿易前景或因此被進一步削弱。
在新冠肺炎的背景下,建材行業盡管并非像旅游、農產品等產業受到較大影響,亞洲部分國家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的疫情也在加重,物流、進出口均受到影響,水泥貿易仍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一季度的水泥熟料進口預計將會陷入停滯,到二季度才會逐漸復蘇。
根據水泥大數據研究院統計,目前中資企業在海外投產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已超過40條,海螺、華新、紅獅等在海外還有多條生產線在建,受疫情影響,中資企業在海外投資的步伐會在一定程度上被拖慢。
潛在投資機會:處置醫療危廢將成為重要的增長點
筆者認為,經歷過肺炎疫情后,水泥行業存在兩大投資機會,一是水泥行業在線化程度提升。疫情中,云辦公,在線教育發展如火如荼,房地產企業也紛紛出招,恒大在線賣房,6天累計認購房屋68019套。水泥電商方興未艾,經此一疫,水泥的交易模式有望發生變革。在以往的交易模式下,水泥行業的采購方主要是建筑公司、粉磨站等,由于現場施工和水泥隨買隨用的特性,需求是和施工同時變動,如果發生類似新冠肺炎這樣的危機,需求端難以通過向線上轉移方式來對沖影響。水泥企業能夠采取的就是停產、等待。目前前海聯合交易中心(QME)與中國水泥網合作擬推出的水泥現貨平臺能夠實現水泥交易的錯期分配,需求與供給的發生可以不必同時。另外,水泥生產端的智能化、數字化、無人化升級改造會進一步加快,安全生產得到更多關注。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物流,短期內水泥物流方式也發生改變,尤其是對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影響會比較小。
二是協同處置處理醫療危廢將成為重要的增長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位于重點地區的醫療廢物急速增加。我國很多地區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短缺的問題暴露出來,以最嚴重的湖北武漢、黃岡、孝感為例,疫情發生前,這三地的醫廢處置中心已接近滿負荷運行狀態,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醫療廢物產生量激增,本就捉襟見肘的處置能力根本難以應對。參考2003年的非典疫情,當時暴露出我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基礎設施嚴重短缺的問題,此后《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出臺。我國明文規定醫療廢物應當集中無害化處置,相關處置單位應當取得經營許可證。但實際上,非法處置醫療垃圾案件卻屢屢發生,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流入非法買賣市場現象,造成污染環境、疾病傳播危險。預計疫情過后,國家和公眾對于衛生健康更加高度重視,更嚴的醫療廢物處理政策可能出臺,執行力度也會加大,目前醫療廢物處置的亂象得到改善。水泥企業在這次疫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統計自2月4日至13日全國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生產線處置新冠肺炎疫情感染的醫療廢物共計22.62噸,其中華新水泥的武穴新型干法水泥窯生產線共處置醫療廢物15.24噸。未來,科學規劃、加大力度完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處置能力是主要的趨勢,水泥窯協同處置既可作為常規處置醫療廢物能力,亦可作為緊急時刻的“預備隊”。潤邦股份進軍危廢產業,東江環保、啟迪環境等老牌危廢處置企業也加強了對醫療危廢的布局。有機構預測,2020年全國醫療廢物產量增幅將超過25%,未來空間很大。
表2:疫情期間各地處置危廢應對措施
資料來源:水泥大數據(https://data.ccement.com/)
編輯:魏瑜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