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水泥行業吹響“破冰”號角
2015年立冬已過,除了氣溫逐漸下降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泥行業狀況也如天氣一般,熱不起來。產能過剩、賒銷嚴重、企業經營壓力持續加大……一系列嚴峻考驗沖擊著新疆水泥企業。
近日,新疆青松建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楊萬川感慨地說:“今年1月至9月,公司水泥產銷量下降,僅水泥的利潤虧損就達2億多元,經營形勢異常嚴峻?!?
面對新疆水泥行業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降,市場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如何破冰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級部門一直關心的問題。今年4月,自治區曾召開重點行業解困工程推進會,出臺了包括水泥在內的六個重點行業解困工程實施方案。如今,再次加快我區水泥行業解困的進度依然刻不容緩。
“行業極寒”之困
今年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小水泥企業均不同程度感受到“行業極寒”。
“身在其中的企業,誰也沒能躲過‘極寒天氣’,公司全年虧損已成定局?!毙陆?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4284f4;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金龍水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另一家水泥企業,新疆天業(集團)公司水泥產業書記孔祥林也坦言,在這輪行業之困中,由于業界眾所周知的原因,天業水泥的生產運行也受到了重創?!叭ツ?1月到今年10月的年度生產期內,公司水泥產量僅為259.6萬噸,同比減少90萬噸?!彼f。
此外,所有虧損的水泥企業都不約而同指出,“行業極寒”帶來的切膚之痛,還來源于企業間的低價戰和惡性競爭,諸多因素最終導致多數企業的資金壓力、生產經營壓力與日俱增。
2014年,新疆水泥產能利用率按理論設計產能估算為56%(全國為73%),按實際產能估算為46%。今年上半年,我區又有3條熟料生產線建成投產,新增產能360萬噸。但據統計,今年水泥市場需求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近20%。新投產的水泥能否銷售出去是個問題。
數據顯示,天山股份、青松建化等上市企業水泥產能占全區總產能比重由2011年的55%下降到2015年的50%,市場控制能力減弱,水泥市場競爭加劇。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全區水泥行業已虧損8.9億元,虧損面達63.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4.8個百分點,凈虧損額全國排名第三位。
自律自救益處多
雖然水泥行業正在經歷“極寒”,但仍然有部分區域堅持自律自救。去年以來,在自治區建材行業協會的協調下,水泥企業分片開展自律自救工作,全區水泥產業反片區開展以“不傾銷、不賒銷、穩定價格”和“錯峰生產、節能減排”為主要內容的行業自律活動對穩定市場起到了一定作用。自律公約執行較好的地區,水泥價格比較穩定,企業效益較好,如喀什、克州、和田等地,今年1至9月盈利2億元。
“今年1至9月,熟料產量、熟料庫存、水泥庫存均同比大幅下降,水泥企業三項重要指標的大幅下降是采取錯峰生產的重要成果,尤其是熟料庫存大幅下降,對調節水泥市場供需平衡起到了積極作用?!弊灾螀^建材行辦黨委書記、主任呂志堅說。
早在水泥行業進入“寒冬”之初,我區各級部門就開展了積極有效的工作,并赴內地考察其他省市的水泥行業,旨在吸取經驗促進我區水泥行業健康發展。
呂志堅介紹,2016年是自治區“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戰略實施以及自治區黨委南疆工作會議召開,都將有利于提振我區水泥市場。
吹響“破冰”號角
其實,細心的企業應該能發現,仍然有一些光芒照射在“極寒”的冰面上。今年,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相繼出臺一系列保增長、擴內需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計集中資金對維持建材產品需求起到積極作用。
今年10月,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自治區經信委關于進一步促進自治區水泥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134號文件),吹響了水泥行業“破冰”的號角。
134號文件明確提出,新疆水泥行業通過錯峰生產,加快淘汰落后產品、產能,加強行業自律、清理整頓水泥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制止傾銷行為,遏制新增水泥產能,鼓勵企業走出去等措施,推動水泥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力爭2—3年實現全行業扭虧增盈,產能利用率趨于合理水平。
目前,已經有一些意識到“走出去”重要性的企業出現。新疆金龍水泥有限公司現已通過前期市場調查、商務談判等準備工作,將于明年正式啟動建設吉爾吉斯斯坦水泥生產線項目。
值得欣慰的是,134號文件出臺后,引得我區水泥企業一片叫好。與此同時,經過去年錯峰生產取得的成效,今年幾乎所有的水泥企業都認識到了錯峰生產和合理競爭的益處。
“如果整個行業的競爭到了無序狀態,沒有一個企業能獨善其身。”自治區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胡開江斬釘截鐵地說。
胡開江認為,企業與其在“寒冬”中“戰戰兢兢”,不如調整運營模式,創新管理方式,“抱團取暖”,共渡難關。
編輯:鞠麗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