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壩水泥:為了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為了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寫在葛洲壩水泥老河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示范線試運行之際
9月15日,葛洲壩水泥投資建設的老河口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示范線帶料試運行。該示范線試運行已滿一月,項目運行情況如何?是否達到設計目標?近日,記者帶著上述問題,深入老河口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示范線采訪。
在示范線現場,記者看到市政環衛垃圾車將一車車垃圾投放到預處理車間卸料平臺板式喂料機上,整條處理線平穩運行,處理后的垃圾分離效果明顯。據相關工作人員透露,該示范線已具備正式運行條件,正式運行指日可待。
市場蛋糕巨大加快示范線項目建設只爭朝夕
據統計,目前我國現有城市660座以上,縣城1630多個,每年產生的垃圾達2.5億噸左右,另有歷年堆積的垃圾近70億噸,有近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已陷入“垃圾圍城”困境。以城市生活垃圾為例,絕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經處理,堆積在城郊,已侵占土地面積達5億平方米,垃圾產生量不斷增多,“垃圾圍城”成為許多城市面臨的難題。
面對“垃圾圍城”的問題,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相關指導性文件,推進更為環保、安全、清潔、高效的垃圾處置方式。《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化廢物污染控制標準》、《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技術規范》陸續頒布實施。2014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生產過程協同資源化處理城市及產業廢棄物工作的意見》,明確表示將研究落實投資、價格、財稅、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同年10月30日,全國政協就“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廢棄物”召開協商座談會。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業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相關項目在全國各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早在2013年,葛洲壩集團便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歷史機遇。12月3日,葛洲壩集團召開節能環保和產能過剩業務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專題研討會,研究謀劃利用國家推進節能環保和淘汰落后產能政策,迅速壯大環保業務。葛洲壩水泥深入貫徹葛洲壩集團部署,充分利用自身區位和產業優勢,著手研究長遠發展,進軍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垃圾業務,著力推進企業由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行業向清潔高效的現代行業轉變。
在全國多家知名水泥企業紛紛布局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項目的背景下,有著強烈市場意識的葛洲壩人深深地知道,這是一場看不見對手的競賽:誰的動作迅捷便搶占了先機,就掌握了市場主動權。在加快推進示范線項目建設的過程中,葛洲壩水泥絲毫不敢松懈。葛洲壩水泥老河口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示范線項目負責人蔡正介紹說:“目前全國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等固廢的水泥窯消納處理垃圾總量僅占全國垃圾處置總量的1%。葛洲壩水泥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廢棄物,實現轉型升級與綠色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但隨著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的優勢已經越來越被行業及社會所認知,加之政府在政策上的傾斜,垃圾資源的市場爭奪戰一觸即發,所以在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的問題上,我們要充分掌握主動權,奪取這場勝利,必須搶先一步,不能有任何懈怠。”
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實現社會經濟效益雙贏
老河口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示范線可日處理500噸城市生活垃圾,每年處理生活垃圾約15萬噸,每年節約土地約40畝,同時,通過垃圾代替燃料可減少因燒煤產生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在20%以上,以此類推,若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屆時中國城市垃圾將大幅減少,土地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大氣中氮氧化物及硫化物含量也將下降。
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只是實現了垃圾污染的轉移和減量,而水泥生產過程中回轉窯系統具有高溫、燃燒環境穩定、停留時間長等特點,在高溫下,垃圾中有毒有害成分可徹底地分解,避免再度滲透、擴散,污染水質和土壤,并且可以有效解決“二惡英”的排放,不會產生二次污染。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天空將更加湛藍,大地將更加翠綠,江河湖泊會更加清澈。
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利用現有水泥窯無害化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產業廢棄物,進一步完善費用結算機制,協同處置生產線數量比重不低于10%”。《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實施意見》指出,到2017年,湖北省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生產線比重達到20%以上。國家政策的出臺為水泥企業轉型發展送來東風,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已經成為水泥企業取得此場環保“戰役”的制勝法寶。
蔡正表示:“葛洲壩水泥窯線企業分布較廣,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與中材國際合作的技術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對于推動水泥公司發展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起著重要作用。目前,除了在老河口市建立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示范線外,葛洲壩水泥還已經與多家合作單位所在政府進行接洽,進一步明確經營權。下一步,將和政府進行危險廢物處理項目的洽談工作,爭取更多政策支持。”
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項目是幫助水泥企業在越來越嚴苛的環保政策和國家調控措施面前應對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化解社會公眾對水泥企業環保質疑的有力舉措。
蔡正認為,葛洲壩水泥在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方面還是具有優勢的,他為記者這樣算了一筆賬,“每天處置500噸生活垃圾示范線項目,每年可以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約15萬噸,每年節約土地約40畝。并有利于減少水泥生產系統氮氧化物和總有機碳的排放量,氮氧化物減排20%以上,總有機碳減排40%以上。此外生活垃圾預處理系統提供的每2-3噸輕質可燃物,可替代1噸實物煤,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如此計算,每年可節省約1.4萬噸燃煤,約3.1萬噸粘土質原料。”
下一階段,根據老河口市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示范線的運行情況,葛洲壩水泥將進一步完善技術工藝,逐漸向其他窯線企業推廣,從而帶動葛洲壩水泥綠色轉型升級。
編輯:馬佳燕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