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泥姚成府:談市場
貴州市場
貴州不是天災,是"人禍"。前兩年水泥需求過度消費,那個是假需求。戶戶通、組組通這種短期拉動,2018年下半年需求陸續回落,需求就乏力了。2019年貴州需求有8,000萬噸,人均2噸多。應該說需求還可以,比東北要好多了。
幾大家企業市場共識有差異,沒有制定好市場游戲規則,市場秩序沒有建立起來。市場小動作多,同一個區域市場到位價不統一,錯峰生產又搞不起來,大企業有責任。
這里有兩個層面問題:一是,短期關系到市場份額;二是,長期關系到發展戰略。等到7~8月份價格大幅下降,在這個時候再去穩定市場,已經缺乏互信基礎了。
2019年貴州整體1億噸左右,外出熟料、水泥量,預計在1,500萬噸以上。2018年出去400~500萬噸,主要是下半年出去的。
貴州本地水泥消費在8,000多萬噸左右,本地預計下降10個點。外出最多的是川渝,然后是湖南、云南、廣西、安徽,河南。
當前市場水泥價格,有一半企業會虧損。臺泥3個工廠,2個廠盈利,1個虧損,海螺預計會有盈利。
2020年,貴州新增產能主要是華潤安順,還有尖峰黃平、赫章水泥在建,2020年總共有3條線要投,這還不考慮產能置換線。
大家對2019年錯峰生產方案有異議,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就在市場上表現出來了,價格打到了全國的最低。市場并沒有象北方地區那么糟,所以說這是"人禍",人為造成的,引起全國水泥業的關注。
2020年有一點好跡象,政府出臺錯峰生產文件,是積極的信號,統一錯峰天數,都是100天,這是一個進步。
2020年價格展望:按照工信委文件停100天,如果不打折扣認真執行,能夠緩解供需矛盾,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現在往外地低價發運,和倒垃圾一樣。
貴州今市場是否有轉機?一是,政府出政策搭臺子,二是,協會和企業要配合演戲。這樣可以實現價格恢復性上漲,走出低谷,價格從250元漲到300元是可以實現的,但仍處于全國最低水平。
云南市場
云南問題要比貴州還復雜一些。云南整體上問題不大,出問題也是小區域問題。云南需求是有的,還能持續3~5年,會穩定持續增長。
華新收購保山云維生產線,紅獅拿下無量山,還在談祥云。云南水泥是有華潤和昆鋼各50%股比,還有云水、嘉華、臺泥合資幾條線,競爭力還可以。
云南市場,上半年還可以,下半年新增產能出來就會有變化,大家能坐下來談最好。云南步貴州后塵可能性還不大,云南畢竟需求還可以,拼價格的時間不會很長。關鍵要看新投產企業的心態。
昆明市場,有機會,但也有不確定因素,只要臺泥、紅獅和華新能坐在一起,問題就不太大。云南市場沒有龍頭企業,沒有大企業出來牽頭,走到一起很不容易,基本上都是各行其是。
川渝市場
貴州市場沒有改觀的話,對川渝的影響會越拉越大。貴州影響湘西,而且影響不小,湘西市場要是被擊落,就會波及湘中,影響長株潭,最終就影響沿江市場。
川渝2019年能夠穩定,和大企業貢獻分不開,特別是峨勝水泥。在這一點上,中國建材起到重要作用,堅持每個季度去峨勝水泥拜訪,溝通市場信息,形成市場共識,做出正確判斷。
遼寧市場
12月15日,窯基本都停了,原本是11月15日停。遼寧需求太差,如果錯峰還是拖拖拉拉的,估計2020年還是好不到哪里去,雖然南方市場給他們開了口子,但遠水救不了近火。今年估計遼寧出來的熟料和水泥會達到1,800萬噸。
產能置換&去產能
工信部產能置換政策,是宏觀管理,考慮問題出發點不一樣,產能置換在環保、人員安置、效率等方面都是好的。
產能置換政策讓大家意識到關不掉的產能還能賣錢,云南一條2500t/d線,現在收購也要5億。產能置換這個政策,讓大家知道,特別是小企業,知道了它的生產線還是值錢的,可以賣掉。
現階段去產能沒有好的辦法。問題出在很多方面:
1)靠環保指標、電價去產能,不可行;
2)企業立場不同,不同性質企業訴求不同;
3)碳交易是一個好的工具,逐年降低碳排放,并且碳排放權可以交易,這樣可以保證有些企業漸漸不生產;
4)西南地區產能置換可以理解,但對市場整體布局缺乏考慮;
5)死灰復燃的新增產能也有一些,對市場形成一定沖擊,但不是最核心的問題。
行業利潤
2019年行業利潤會突破1,800億,創造歷史新高。工信部出來站臺,確定錯峰生產政策地位,這一點非常重要。
編輯:俞垚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