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億天瑞集團債上人民日報頭版 大企業如何一步步拋棄商業銀行
2015年以來,河南省政府連續公布的關于投融資改革的一系列文件,《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政府投融資公司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等,字字干貨,其含金量之高、可操作性之強,思路和視野之開闊,已經走在了其他省市的前面。
半年之后,人民日報終于注意到了這件事,2015年9月20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關注河南投融資體制創新。
不過,引起投實君注意的不是人民日報對河南投融資的表揚,而是天瑞集團的企業債。人民日報是這樣說的:“前些年,河南天瑞集團打算發行企業債收購水泥企業股權,但因被收購方擔心債券發行批準難,不愿提供負債、經營明細單,而沒有這些材料,就無法報批,雙方‘干說做不成’。去年以來,河南強力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從先申報再核準,改為先批債再備案。天瑞一下發行50億元企業債,用于購買水泥企業股權,上半年全部完成?!?
那么我們就來看下,50億元的天瑞集團債是如何發行的,募集資金用來做什么,又為何被人民日報點贊。
而對于商業銀行來說,現在需要確定的是,這50億元募集資金到底存放在那個行了?
50億額度創民營企業單次發債記錄
首先明確的是,被人民日報點贊的這個債券全稱為“14天瑞集團債,”類型是企業債,發債主體為天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承銷商為華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國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發行的場所是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
相比于中期票據和公司債等審批流程快、期限較短的債務融資工具,發改委核準的企業債券依托于募投項目和產業政策,不僅是融資工具,更是產業結構調節工具,需經過國家、省、市三級發改委審批,審批程序更加嚴格。
一般企業債主要用于國有企業及城投公司融資,而民營企業發行企業債的最高額度均未超過30億?!?4天瑞集團債”發債額度達到50億天量,創下民營企業單次發債的記錄。
該筆債券已于2014年6月17日完成信息披露,6月24日進行簿記建檔。增信措施上,天瑞集團實際控制人李留法及其妻李鳳孌等承諾,同意以個人全部財產為該債券的到期兌付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且三人均沒有境外居留權。其中,李留法持有發行人52%股份,李玄煜持有發行人48%股份,到期兌付包括本金、利息及其他應承擔的費用。
此前,由于民營企業債的“中富債”及實際控制人沒有任何擔保,導致股東將該公司資產轉移,致使未來償債出現一定風險。
流動性支持方面,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在符合該行各項貸款條件并經該行貸款審批程序批準前提下,于每次付息和本金兌付日前20個工作日給予發行人不超過本期債券本息償還金額的流動性支持。
債券募集資金全部用于水泥行業并購
根據發行文件顯示,14天瑞集團債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天瑞集團收購河南省和遼寧省的水泥企業,以及對收購和現有的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通過拆除報廢或海外市場拓展實現化解國內水泥產能。
這已經不是天瑞集團第一次發債募集資金進行行業并購了。2013年年2月,天瑞集團發行國內首單并購債—13天瑞水泥債,募資20億元。其中的 1.60 億元用于補充公司營運資金,其余 18.40 億元資金全部投放到目標水泥公司的收購,半年內收購位于河南、遼寧地區的13家水泥企業,包括10個粉磨站、3條熟料生產線和1座礦山配套熟料生產線。
從2014年底開始,天瑞開始大手筆收購。
在2014年12月17日-2015年1月8日期間,天瑞集團三次彪悍舉牌同力水泥,三次舉牌后累計持有同力水泥股數已達7136.56萬股,占同力水泥總股本的15.03%。一舉成為同力水泥第二大股東!
在中建材、亞泥通過定向增發或增持山水股份中,天瑞集團通過受讓資本股份,悄然入主山水,持有10.3%的股權。2015年,天瑞控股山水水泥28.16%的股份,成為山水水泥控股股東。
2014年,天瑞水泥在遼寧收購了4家企業,包括1條100萬噸熟料生產線,和220萬噸的水泥生產線,合計代價為4.4億元。
8月22日,2015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發布了2015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天瑞集團憑借3560,101萬元的營業收入,躍居中國企業500強第347位,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172位,名次分別提升35位和24位。
作為過剩行業,水泥已成為“牌照性”行業,國家原則上不再新批水泥生產線,龍頭水泥企業可利用自身市場和資金優勢延伸產業鏈,在做大做強主業的基礎上兼并重組上下游關聯企業,優化物流配送,實現產業整合升級。
根據14天瑞集團債募集說明書,在未來三至五年內,天瑞水泥計劃實現水泥產能1億噸,銷售收入500億元,凈利潤50億元,在河南市場的占有率達到50%,在遼寧市場的占有率達到35%,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達到5%。而這些目標的實現,主要靠并購重組完成。
通過發行14天瑞集團債,天瑞集團將收購河南及遼寧水泥產能為1978萬噸/年,而考慮到當前產業整合的急迫性,所募得的50億資金最快將在1年內全部投入使用。
看到這里,親們也就理解了國家發改委“不僅把企業債作為融資工具,更是產業結構調節工具”的苦心啦~
大企業是如何一步步拋棄商業銀行的
上文已經說了,“14天瑞集團債”的主承銷商為華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國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在募集資金用途上,14天瑞集團債主要募資用于進行不確定對象的并購重組,且并非替換并購貸款,而是直接用于支付并購價款。
此前,河南省各家銀行已經對水泥行業在內的過剩產能行業制訂了相應信貸政策,限制水泥行業多數企業的貸款。但天瑞早在2006年即被相關部門列為國家重點支持進行水泥行業結構調整的12家全國性水泥企業之一和中部地區水泥行業五大聯合重組龍頭之一,可獲得優先信貸支持。
但為什么天瑞集團沒有選擇向銀行申請并購貸款,而是發債來籌集資金呢?因為水泥企業如果使用銀行貸款來完成并購,由于其審批繁瑣、期限相對較短等等無法滿足企業的并購戰略需求;此外,由于銀行貸款利率不確定帶來的資金成本無法鎖定的問題也將使企業的后續發展面對過多的付息壓力,而通過發債,雖將在一定程度提升企業負債率,卻可助使企業鎖定長期資金成本。
除了發債,天瑞集團還可利用旗下于香港上市的子公司中國天瑞水泥(1252.HK)這一平臺,通過增發股票等多樣化的資本運作,優化自身債務結構、進一步加強收購力度、提升市場整合能力。
最后再回到開頭的話題,人民日報為何對河南投融資體制點贊?原因是“面對投資增速下滑的嚴峻形勢,河南省創新投融資體制解決了錢哪來哪去的問題,上半年,河南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222億元,同比增長15.7%,高于全國4.3個百分點。”
今年前7個月,河南省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融資619元,是股票市場融資的6倍。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