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經濟走廊投資300億美元 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
由中國高層倡導推進的中巴經濟走廊,其項目投資規模達到300億美元,9月9日達沃斯論壇期間,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透露了這一數字。中巴經濟走廊是 “一帶一路”建設規劃的六大經濟走廊之一,也是其中的“旗艦項目”。
中巴經濟走廊南起瓜達爾港,北至新疆喀什,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管道、通信光纜等在內的貿易走廊。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將在沿線建設交通運輸和電力基礎設施,預計總工程費將達到450億美元,計劃于2030年完工。走廊建設將為當地民眾提供大量工作發展機會,走廊建成后,將對中巴兩國經濟發展產生強大推動力,而且將惠及整個地區經濟,瓜達爾也將成為新的地區經濟發展中心。
9日,徐紹史在談及國際產能合作時,引用了中巴經濟走廊的案例。他說:“大家都知道我們正在建立中巴經濟走廊,包括公路、電力、港口、機場、城軌建設一批項目(投資)大概也有300億美元。我們開始正在支點國家布局,而且這跟一帶一路戰略完全吻合的。同時我們要跟一些具有先進管理經驗、先進技術的國家和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聯合開辟第三方市場。”
2014年年底,中巴經濟走廊項目正式啟動公路建設招標,邀請中國在內的企業投標。第一階段將在2017年內開發阿拉伯海沿岸的瓜達爾港,并且建設國際機場。同時還將拓寬通向中國的喀喇昆侖公路,改善南起卡拉奇東至拉合爾北達白沙瓦的鐵路網。此外還計劃鋪設中巴之間的光纖電纜。
除了中巴經濟走廊,中國還正推進其他地區的國際產能合作。此前,發改委與外交部曾專門做過一輪國別調查,目的是摸清各國家對國際產能、裝備合作有哪些需求。調查涵蓋了60多個國家,為后期發改委等部門推進產能和裝備合作奠定了基礎。
徐紹史介紹,國際產能及裝備合作涉及12個重點產業,包括鋼鐵、冶金、建材、造船、鐵路、電力等。國別調查后,高層根據意愿強烈程度、合作基礎條件等,初步圈定了15個國家,涵蓋亞洲、非洲、拉美和歐洲。在中巴經濟走廊之外,另一個典型是與哈斯克斯坦的合作,兩批產能合作項目總額超過500億美元。
編輯:L劉曉陽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