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出口:暫不宜采取控制政策
首先,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完全可以達到國家環保要求,而且可以大量銷納其它工業垃圾和城市建筑、生活垃圾;其次,水泥生產消耗的資源主要是石灰石和砂巖,而我國這方面資源豐富,不存在短缺問題,完全可以將這種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第三、新型干法生產水泥比立窯水泥能耗低得多,利用新型干法工藝的余熱發電還可滿足水泥自身用電需要的50%。目前新型干法水泥噸熟料耗標煤115公斤,而機立窯水泥熟料為160公斤;第四、從消耗噸煤出口創匯水平看,目前直接出口一噸煤創匯僅44美元,而1噸煤至少可生產出6.2噸水泥,也就是說噸煤生產水泥出口可創匯210美元以上,是直接出口煤創匯的4.8倍。
目前,我國水泥工業發展正處在新老交替和結構調整過程中,新型干法取代傳統落后水泥工藝的趨勢日漸明顯。我國是水泥生產和消費大國,占全球40%左右,但水泥出口量僅占國內水泥產量9.7億噸的0.6%,和水泥大國地位極不相稱,要由水泥大國變強國必須在國際水泥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從中國水泥企業發展角度看,像安徽海螺等一些大型水泥企業集團要想真正成為國際性大企業,也必須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經過上述分析,提出了以下觀點和意見:
一、不能簡單地把新型干法水泥歸屬為“三高”,機立窯等落后水泥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高”產品。二、適量出口是水泥工業和企業做大做強的需要。三、由于近年水泥產能增長過決,目前國內水泥總量暫時過剩,適量出口可以有效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平衡國內供求。四、適量出口有利于提升國內企業管理和提高產品質量。
當前國內煤、電、油、運趨緊,國家采取宏觀調控措施,控制高耗能產品出口是完全正確的。但水泥行業和目前出口快速增長的其它“三高”行業情況差別很大,暫不宜采取控制政策。(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yj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