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集團發布《2014年社會責任報告》
7月15日,中國建材集團正式發布了《2014社會責任報告》,這是中國建材集團連續第六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報告以“創新,新常態下的企業履責之道”為主題,從責任管理、市場績效、科技創新、節能環保、員工關愛、企業公民六個方面,全面展現了中國建材集團履行社會責任的理念、措施和成效,系統總結了履行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的具體實踐。
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社會和環境形勢都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建材集團以創新為驅動,通過機制創新解決活力和持續發展的動力問題,通過技術創新解決競爭力問題,通過商業模式創新解決發展規模問題,通過管理創新解決效益和成本問題,以實際行動探尋出一條新常態下的企業履責之道。社會責任報告詳述了新常態下中國建材集團的履責機制和履責實踐,攜手利益相關方,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從認識新常態到適應新常態,實現在持續健康發展道路上的新跨越。
中國建材集團以市場績效為先導,堅持以優異的經營業績回報股東和投資者,以高質量產品服務客戶,與供應商和行業伙伴共同成長,成為利益相關者共同創造價值的平臺。同時,中國建材集團堅持行業利益高于企業利益的理念,努力推動行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與行業及產業鏈企業共同成長、和諧共贏。2014年,中國建材集團成功應對經濟下行、投資趨緩、產能過剩等壓力,實現利潤總額130億元,上繳稅金146億元,完成了“保增長”的任務目標,較好地履行了經濟責任。
中國建材集團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整合科研資源、匯聚科技人才、保障科技投入,以雄厚的科研實力肩負起行業創新重任;實施自主創新、聯合創新、集成創新的融合創新模式,推進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和信息共享,打造我國建筑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領域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綜合性科研開發機構。2014年,集團持續推進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核心的產研技術創新體系,涌現出一批重大產研成果:中國巨石開發的E6高性能無堿玻璃纖維配方成為首個獲得國際專利授權的玻纖配方專利,打破了國際玻璃纖維巨頭在玻纖專利配方的壟斷;中復電纜運用碳纖維復合芯及導線技術成功在220千伏南京長江大橋熱曉線燕子磯大跨越改造工程中掛網通電,成為世界上首條使用碳纖維復合芯導線的大跨距工程;四川嘉華的特種水泥產品成為西南唯一覆蓋金沙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等七大流域的水泥產品。2014年,集團累計持有專利4255項,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21個,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17項,繼續擔當行業創新引擎。
中國建材集團以節能環保為途徑,綜合利用工業和城市廢棄資源,用盡可能低的消耗和排放制造低碳產品;致力于為社會提供質量可靠、綠色環保的建材產品,為新能源產業提供產品和服務支持;樂于分享有效的節能環保技術和管理經驗,探索工業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發展方式,倡導全行業和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集團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從源頭消減、過程控制到末端治理,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制造。2014年,集團累計消納固體廢棄物約7881萬噸,已建和在建余熱發電裝機容量近2003MW,實際發電量約為72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28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49萬噸。
中國建材集團以員工關愛為己任,全力維護員工權利,尊重員工的差異性,讓企業成為員工可以依靠的伙伴和快樂舒適的家,并與全體員工一起創造可持續的美好未來。集團堅決維護員工基本權益,不斷豐富員工生活;重視職業健康,提高員工職業健康危害防范意識;建設幸福建材家,不斷完善員工幫扶救助體系,為困難職工和特殊群體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2014年,集團用于特殊員工群體幫扶獎勵投入約1637萬元。
中國建材集團以企業公民為歸屬,追求企業與所在區域的共同發展。通過特色的社會公益項目回饋和回報社會,用實際行動履行企業公民責任。堅持區域共贏,響應“一帶一路”戰略,與所在區域的國家開展深入的交流與合作。投身社會公益,創新扶貧機制,變輸血為造血,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生活需求。開展志愿活動,通過太陽村項目,為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建設愛心宿舍,開墾公益農場,悉心陪伴成長。2014年,集團員工提供志愿服務累計9418小時。
中國建材集團《2014社會責任報告》經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進行評級,評級專家組從完整性、實質性、平衡性、可比性、可讀性、創新性對報告進行評價,綜合評定結果為五星,是一份卓越的社會責任報告。這是截至目前我國建材行業企業獲得的最高評級,也是中國建材集團連續第三份五星級社會責任報告。
編輯:趙雙雙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