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明“液體橡膠”能黏合鋼板與水泥
這項發明專利技術源于40多年前周恩來總理提出的一項科研課題。建國初期,天安門廣場每年要舉行閱兵式,履帶式坦克、裝甲車對大理石路面損害大。1957年,周總理提議研制一種橡膠粘貼在履帶上,以減輕磨損。上海一家科研所承擔了這一課題,但始終沒有突破。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蘇崇洲在西北大學攻讀化學專業時,聽老師提起過周總理設想的這項科研課題。1972年,蘇崇洲從新疆調到葛洲壩集團科研所,專門從事水泥混凝土研究。從那時起,他開始著手研究“液體橡膠”。直到1998年退休,還沒得出最終結果,但他并沒有放棄,而是在自家辦起實驗室,繼續潛心鉆研。2002年2月,蘇崇洲的“液體橡膠”研究獲得成功,并申報國家專利。
2004年6月,隔河巖電站在升船機渡槽施工過程中,急需一種物質實現鋼板與水泥墻體的水下黏合。長江水利委員會設計院通過多種方式向國內外征集,均無信息反饋。蘇崇洲得知后,主動請纓,用自己研制的“聚氨脂液體橡膠”試驗,終于解決了這道技術難題,填補了國際國內空白。
我國道路“刷黑”所用的瀝青全部是從美國進口的改性瀝青,每公里造價高達140多萬元。蘇崇洲暗下決心,一定要利用“聚氨脂液體橡膠”配制出公路鋪黑材料替代進口。他經過一年多時間的上萬次試驗,最終研制出“常溫公路快速鋪裝彈性混凝土”。經國家交通部路橋局科研中心實驗檢測表明:這種混凝土其粘附性比進口改性瀝青高出5個系數,2萬次車轍試驗完好無損,“馬歇爾強度”達到17.4千牛,高于國家標準。今年初,國家專利局已受理并公告了這項發明。(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zhangm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