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水泥價格協同無效,行業整合放緩
周五A股市場再度暴跌,創年內第二大單日跌幅,并擊穿4200點支撐,創業板指重挫近9%個股近乎全線跌停,兩市逾兩千股跌停。截至收盤,滬指跌7.40%報4192.87點,成交7878億元;深成指跌8.24%報14398.8點,成交5551億元。
瑞銀今日發布水泥行業研報認為,中國水泥指數在過去六個月中上漲了超過54%,股價已經遠超過孱弱的基本面,當前高估值不合理,短期需求增長不可持續,價格協同日趨無效,行業整合速度放緩,流動性影響正在消退。該行將海螺水泥A+H和華新水泥的評級下調至“賣出”,但金隅股份將受益于京津冀一體化、國企改革,管理層變動和工業用地轉性,逢低可以積極關注。
瑞銀今日指出,中國水泥指數在過去六個月中上漲了超過54%,超出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表現21個百分點,股價已經遠超過孱弱的基本面,因此對中國水泥行業持悲觀態度。瑞銀預計其覆蓋的6家水泥公司2015年盈利將同比下滑8.3%,因此無法支撐當前的股價上漲。
首先,基本面不支持。當前通過房地產松綁、放松流動性和加快基礎設施投資進行的需求創造是不可持續的,且面臨很大的下行風險。該行對中國的長期水泥需求仍持謹慎態度。此外,由于房地產對水泥的需求平淡以及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放緩,預計中國的水泥需求從2017年開始減少。行業的長期發展驅動力是行業整合與產能收縮,而非需求增長。
其次,估值不合理,當前股價遠超過孱弱的基本面。其覆蓋的水泥股平均市凈率達到1.6倍,比過去兩年0.9倍的均值高出78%。
同時價格協同日趨無效,需求增長疲弱導致競爭加劇,供給的價格彈性正讓步于需求的價格彈性,這些因素導致價格的上行空間有限。過去十年,決定水泥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供給。但是,該行預期未來供給的增加將較少,所以需求的變化會對價格的變化有更大的影響。這說明水泥企業之間的價格協同將日趨減弱。
最后,流動性影響正在消退。在本輪流動性寬松周期中,自2014年11月22日首次降息以來,MSCI中國原材料指數在6個月內已跑贏MSCI中國指數46個百分點。在過去兩輪流動性寬松周期中,MSCI原材料指數總體跑贏MSCI指數6-12個月。該行認為,大部分利好都已體現在股價中,預計之后MSCI中國原材料指數將會跑輸MSCI中國指數。
基于估值不合理,需求增長不可持續,價格協調不太有效,行業整合放緩,寬松流動性的影響正逐步消退等理由,瑞銀對中國水泥行業持悲觀看法,水泥行業整體來說會遭受沉重的下行風險,在未來6-12個月內會跑輸股指。
個股方面,對于H股,瑞銀將海螺水泥評級由“買入”下調至“賣出”。首次評級金隅股份為“買入”評級,京津冀一體化以及潛在的國企改革或能進一步推動其長期增長。
對于A股來說,將海螺水泥評級由“買入”下調至“賣出”,將華新水泥評級下調至“賣出”,因其較高的估值不合理。
編輯:趙雙雙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