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固廢 亟待開發的資源富礦

張紅 · 2015-06-20 08:45 留言


  6月,正是南方地區細雨綿綿的季節,國內固廢資源化及在混凝土生產應用領域的專家學者匯集南昌,南昌論“劍”。“劍”指固廢資源化,論壇上高手林立,華章錦繡。這座孕育過共和國紅色基因的城市,此時,又在匯集著國內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的綠色潮流。

  固體廢棄物,是指在工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是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入環境的各種廢渣、粉塵及其他廢物。固體廢棄物可分為一般工業廢棄物(如高爐渣、鋼渣、赤泥、有色金屬渣、粉煤灰、煤渣、硫酸渣、廢石膏、脫硫灰、電石渣、鹽泥等)和工業有害固體廢棄物。

 放錯了位置的資源

  國內外的實踐都可以證明,固體廢棄物經過適當的工藝處理,可成為工業原料或能源,較廢水、廢氣容易實現資源化。一些固體廢棄物已制成多種產品,如制成水泥、混凝土骨料、磚瓦、纖維、鑄石等建筑材料;提取鐵、鋁、銅、鉛、鋅等金屬和釩、鈾、鍺、鉬、鈧、鈦等稀有金屬;制造肥料、土壤改良劑等。此外,還可用于處理廢水、礦山滅火,以及用作化工填料等。工業廢棄物的管理,如今在各國大多以工業部門處理為主,即在政府的管理下,由產生排放的工業部門、工廠自行處理和利用。

 固體廢棄物根本不“廢”,只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

  按照國家統計局統計口徑劃分,中國工業固體廢物處理主要分為三種方式:綜合利用(從固體廢棄物中提取或轉化成資源、能源或原材料)、貯存(將固體廢棄物暫時貯存或堆存在專門的設施或場所內)、處置(使用填埋、焚燒等手段處理并不再回收)。2000~2012年,我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量不斷增加,綜合利用率不斷提升。

  工信部發布的《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15年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將達50%。明確“十二五”期間全國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達到70億噸,并減少土地占用35萬畝,有效緩解生態環境的惡化趨勢。為實現這一目標,相關政府部門將實施十大重點工程,投資總額高達千億元。根據工信部的測算,“十一五”期間,我國生產的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118億噸,堆存量凈增82億噸,總堆存量約190億噸。“十二五”期間,大宗工業固體廢物預計總產生量將達150億噸,堆存量將凈增80億噸,總堆存量將達到270億噸,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將新增占用土地40萬畝。

  業內人士介紹說,堆存量增加將使得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加大,大宗工業固體廢物中含有的藥劑及銅、鉛、鋅、鉻、鎘、砷、汞等多種金屬元素,隨著工業、生活用水等途徑流入附近河流或滲入地下,嚴重污染水源,大量非金屬天然礦物資源的開采也引起嚴重的環境、生態破壞等問題。為此,《規劃》要求,到2015年,年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達到17億噸,綜合利用率達到50%,年產值50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50萬個。根據環保部環境規劃院此前預測,“十二五”期間固廢處理行業投資將達8000億元,較“十一五”期間翻兩番。

  為確保實現目標,《規劃》還明確了“十二五”期間的十大重點工程。十大工程分別是尾礦提取有價組分工程、尾礦充填工程、尾礦生產高附加值建筑材料工程、尾礦農用工程、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工程、鋼渣處理與綜合利用工程、有色冶煉渣綜合利用工程、氰化渣綜合利用工程、工業副產石膏高附加值利用工程、赤泥綜合利用工程。《規劃》稱,十大重點工程項目需社會總投資1000億元,預計實現年產值1445億元,年利用大宗工業固體廢物4.12億噸。

  工信部指出,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是節能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工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資源保障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大宗工業固體廢物不當處置與堆存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的治本之策。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是當前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更是確保我國工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長遠的戰略方針。

  近年來,我國固廢資源化產值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長,2010年產值超過1萬億元,占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的60%以上,預計到2015年我國固廢資源化產值將達到2萬億元。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較,我國固廢資源化的效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美國每年回收利用固廢再生資源達到1.25億噸,規模與我國基本相當,但單位固廢資源化產值是我國的4倍。

  未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工業領域的資源消耗量將進一步加大,資源供應日益緊張。工業固廢資源化行業也將進入黃金發展時期,固廢處理設備、資源回收再利用等細分領域的投資價值日益顯現。設備方面,大規模、高附加值利用且具有帶動效應的重大技術和裝備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且目前我國固廢處理設備以進口為主,存在很好的進口替代機會。資源回收利用方面,行業高度依賴回收利用技術,技術壁壘較高的再生加工環節有很好的投資空間。

  建材業身邊的“金礦”

  固廢幾乎都可加工成建筑材料,或從中回收能源和工業原料。如今,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工業領域的資源消耗量將進一步加大,由于資源開采和利用帶來的環境問題與過度依賴資源進口引起的資源供應安全性問題將日益突出,工業發展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資源、環境約束的挑戰。由于用固體廢棄物生產建材一般不會產生二次污染,而且會消納污染,所以利用固體廢棄物生產建筑材料是我國處理固體廢棄物最重要途徑之一。利用固體廢棄物生產建筑材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生產碎石,一些冶金礦渣如高爐渣、鐵合金渣、鋼渣、礦山尾礦及廢石可以用作混凝土骨料及摻和料、道路材料、鐵路道磚;二是作為水泥的混合材生產水泥,有些工業廢渣的化學成份與水泥接近,具有水硬性,可以作為水泥工業的原料;三是生產建筑制品,用粉煤灰、尾礦、赤泥、煤矸石、電石渣等生產磚、砌塊、大型墻體材料等;四是生產鑄石和微晶玻璃。鑄石是鋼材、有色金屬的良好代用材料,微晶玻璃在建筑和工業中有廣泛的用途;五是生產礦渣棉和輕骨料,用高爐爐渣、煤矸石、粉煤灰生產礦渣棉,用粉煤灰或煤矸石生產陶粒,用高爐渣生產膨脹礦渣。輕骨料和礦渣棉在民用建筑中有越來越廣闊的應用空間。

  在南昌高峰論壇上,江西省建筑材料工業科學研究設計院院長宋冬生認為水泥、混凝土是人類使用量最大的人工材料,在我國已成為消納固體廢棄物的主要行業。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副秘書長房建國則說我國混凝土產業發展迅速,2014年產值突破一萬億元,超越水泥成為建材行業的最大產業,而且固廢在混凝土應用的技術和工藝水平也取得了顯著的提高。可以說,混凝土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實現大規模消納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原副巡視員黃建忠說,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是工業領域資源綜合利用的主要任務。我國工業固廢用于建材生產原料超過15億噸,其中工業固廢用于水泥及相關制品超過5億噸,用于商品混凝土超過6億噸,總產值近5000億元。他強調當前推動混凝土可持續發展要做好四項工作。一是加快研發混凝土利用工業固廢技術;二是加快研發混凝土利用工業固廢的生產工藝和裝備;三是發揮產、學、研、用產業聯盟的作用,聯合共贏;四是組織開展標準化工作,如產品標準、有害物質限量標準、有害物質檢測方法標準和質量評價標準。

  有識之士認為,對建材產業而言,固廢就是建材資源的“金礦”。

  論壇上,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郭海斌對《建筑垃圾資源化產業政策的概要》進行詳細解讀。同時介紹了英國、德國、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關于建筑垃圾處理回收所使用的監管機制,郭海斌還詳細介紹了從2004年開始國家和地方政府辦法的一系列相關政策,著重解讀了近期資源綜合利用政策,如關于發展循環經濟產業園、創建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等。并以北京為例,從指導思想、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詳細解讀地方性建筑垃圾資源化政策,這對大家了解建筑垃圾資源化情況非常有幫助。

  天津砼鑫混凝土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志華直言,綠色是行業未來:綠色混凝土是綠色建筑的基礎;綠色混凝土出自綠色攪拌站;綠色混凝土來自低碳技術和材料,例如可利用碳足跡、碳交易等技術手段;綠色混凝土來源于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是最深的綠色;借助混凝土業務審計等手段,提高行業整體水平促進資源合理利用;倡導建筑材料行業“三位一體”運營,以避免惡性競爭減少資源浪費;建設固體廢棄物加工廠以推動混凝土行業的新生;利用霾足跡、霾交易,使固廢利用促進環境治理。同時,馬志華也指出,現階段,單一的稅收鼓勵政策進入瓶頸期,全社會鼓勵綠色混凝土發展的途徑亟需拓展,希望能引起高度關注,共同探討解決方案。

  在經歷了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和大規模建設后,我國的自然資源以及應用技術成熟的固廢資源日漸匱乏,亟待開發利用更多品種工業固廢、建筑垃圾等,以支撐建材生產的可持續性。我國固廢品種多、成分復雜,將固廢轉變為建材可用的礦物資源,需要新思路和發展新技術,需要可靠的工藝技術、裝備技術、有效質量管控,以確保建材性能和工程質量,使固廢資源化利用與建材可持續發展相互支撐、穩步推進。


編輯:胡玉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