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個建筑工業化基地投產
總投資5.5億元,位于青白江區的成都市首個建筑工業化生產基地昨日正式投產,每年有15萬立方米的“建筑積木”將從這里產出,并在成都市被搭建成不同形式的建筑。成都晚報記者從成都建工集團了解到,今年7月份動工的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市民接待中心,將采用這一模式。
昨日上午,記者專門前往生產基地內部進行打探。在占地約273.37畝的成都建筑工業化生產基地里,4名工人首先用鋼筋搭建好模具,然后依靠電腦操作,運送到下一個平臺上,開始澆筑清水混凝土,30分鐘后,兩塊簡易預制板初具雛形,又被送進“暖箱”進行養護處理。此時,1號控制室里,2名技術人員通過12塊電子屏,嚴密監視著每一個步驟。
進入暖箱前,可以根據需要給預制板上色,或者穿上防護服——瓷磚。在48個加大號“暖箱”里,可以自由設置“天氣環境”,對溫度和濕度進行智能調控,預制板在這里保養8個小時以后,就可以出爐了。記者發現,“暖箱”出爐的除了樓梯、墻面,還包括滲水路面、公園座椅等。
基地技術負責人孔文藝表示,相比傳統的建筑方式,“積木房子”可以實現節水40%、節能30%、減少碳排放20%。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