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長詳解《中國制造2025》“四個堅持”
在周三舉行的2015智能制造國際會議上,大智慧通訊社從工信部部長苗圩處獲悉落實《中國制造2025》,建設制造強國,必須做到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夯實基礎、綠色可持續發展“四個堅持”,其對“四個堅持”作出了詳細解釋。
堅持創新驅動,把創新擺在核心位置
苗圩稱,《中國制造2025》把創新擺在建設制造業強國的核心位置,要發揮創新對制造業的引擎作用,具體舉措包括:
1.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端制造業重大科技計劃和重大工程;2.加強關鍵技術的攻關,加速重大科技的產業化;3.依托企業、學校、科研院所新建、改造一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4.建立以創新中心為載體,公共服務平臺和工程數據中心為支撐的制造業創新網絡;5.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加快完善國家制造業創新體系;6.圍繞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盡快啟動實施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建設工程;7.重點開展基礎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成果產業化、人才培訓的工作。
堅持智能轉型,將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
苗圩表示,第二個堅持是智能轉型,要抓好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的研發、生產,將智能制造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具體措施包括:
1.突破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67.850, -2.80, -3.96%)等智能制造裝備和智能化生產線的關鍵核心技術;2.加快可穿戴產品、智能家電、服務機器人等智能化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3.大力推進制造過程的智能化,從產品的設計智能化、關鍵工序智能化、供應鏈優化管控方面推進重點行業智能制造單元、智能生產線、智能生產車間和智能工廠的建設;4.積極培育新型生產方式,結合汽車、機床、通信設備、紡織等行業的特點,推進重點行業智能制造的應用示范。5.不斷探索大規模、個性化的定制、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
堅持強化基礎,以夯實工業基礎為支撐
苗圩強調,要把夯實工業基礎作為建設制造業強國的重要支撐,強化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基礎技術等工業基礎能力建設,具體措施是:
1.重點做好工業強基工程的組織實施,發布工業強基發展報告;2.加強統籌規劃與引導,制定工業強基專項規劃和“四基”發展的指導目錄,促進“四基”和制造強國建設同步發展;加強“四基”的創新能力建設;3.著力突破一批基礎零部件的關鍵技術,加大基礎材料的研發力度;4.利用現有資源建立一批基礎工藝研究機構;5.推動整機企業和基礎零部件企業的協同發展,建立產業聯盟、形成以市場促進基礎產業發展的新模式;6.通過開展工業強基的示范應用,突破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的工程化和產業化的瓶頸。
堅持綠色發展,以可持續發展為著力點
苗圩表示,落實《中國制造2025》,要按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大力推進綠色制造工程,促進生態問題和工業文明協調發展。具體舉措包括:
1.著力抓好制造業的綠色改造升級,在有色金屬、輕工、紡織等傳統制造業推廣應用綠色工藝技術和裝備;2.積極引領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高起點綠色發展;3.大力提高制造業資源利用效率,推行低碳化、循環化和集約化的生產模式,提高綠色低碳能源的使用比例;4.加快構建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支持企業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4.引導綠色生產和消費。
苗圩稱,中國政府去年以來編制的《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第一次從國家戰略上描繪了建設制造強國的藍圖,《中國制造2025》必須做到上述“四個堅持”,才能落實好制造強國的建設。
編輯:周利群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