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水泥粉磨應以混凝土高性能為前提
國家統計局5月13日消息,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2.0%,比1-3月回落1.5個百分點,經濟減速壓力不減。
作為傳統投資拉動型產業,水泥行業競爭壓力日益加大,成本控制也愈發重要,而水泥粉磨是水泥生產主要耗能環節之一,近年來為降低生產成本,立磨終粉磨、聯合粉磨等工藝被大量提出和應用。
然而,隨著國家大力推廣高性能的提出,水泥生產與混凝土制備的銜接顯得越來越緊密。由于水泥級配、粒形等因素對混凝土性能有著直接影響,節能工藝的改進與水泥實際應用之間的矛盾開始引起業內重視。
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吳笑梅認為,水泥生產節能降耗不僅僅體現在生產環節的節能降耗,更重要的是,在應用環節,幫助混凝土提升施工性能和耐久性,尤其是在當前行業產能過剩背景下,提高產量已經不是企業需要關注的重點,以更低的能耗生產出最符合混凝土生產需求的水泥將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
據了解,較長一段時間以來,國內水泥行業過于迷行水泥強度指標,片面注重高產和高強度,忽略了水泥顆粒級配和粒形對下游混凝土制備帶來的影響,部分水泥雖然達到了極高的早期強度,并降低了單位能耗,但是水泥需水量大、施工性能差、混凝土開裂嚴重,帶來的資源浪費遠遠超過生產節能帶來的效益。
吳笑梅表示,現階段來看,一方面水泥企業應該從源頭開始,降低單位能耗;另一方面,節能減排最終目的仍然需要著眼于客戶群體的需求,通過水泥綜合性能的提升,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提高耐久性,才是最大的節能。
吳笑梅進一步指出,品質優良的水泥應該符合標準稠度低、外加劑相容性好、遠齡期強度高、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等特點,以此滿足建筑節能減排的需要,并實現水泥節能的上下游聯動。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國外,水泥與混凝土密不可分,但是在國內卻長期處于割裂狀態,水泥生產與混凝土制備缺乏有效的互動交流,大家閉門造車,各干各的,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建筑質量的不穩定,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加深水泥與混凝土的聯系顯得非常重要,水泥粉磨節能改造也必須以保證混凝土的高性能為前提。
在5月22日(21日全天報到)由中國水泥網主辦的“2015第八屆國際粉磨峰會”上,吳笑梅將以《粉磨工藝對水泥品質與生產能耗的影響》為題做報告,會議還邀請了樊粵明、包瑋、賈華平、李安平等專家與企業深入互動交流,解決企業實際生產管理中的困惑,敬請關注。
下載回執表:2015第八屆國際粉磨峰會回執表
會議專題:第八屆國際粉磨峰會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