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桂新:化解產能過剩仍是今年水泥行業工作重點
2014年,原材料司按照《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及部內任務分工,扎實推進有關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第一,產能擴張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第二,效益繼續保持增長。第三,產業集中度提高。第四,行業技術進步加快。第五,走出去勢頭良好。
2015年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任務非常艱巨。我們將在2014年清理整頓工作基礎上,盡快公告符合條件的建成項目。對確有必要建設的在建項目堅持等量或減量原則,堅決遏制產能增長。同時,繼續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
水泥是產能嚴重過剩五大重點行業之一。2014年,我司按照《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及部內任務分工,扎實推進有關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去年化解產能過剩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加強工作督導。通過召開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工作專題會,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指導各地編制本地區水泥、平板玻璃工業結構調整方案(2013~2017年)。成立部際司局級工作協調機制和各地工信部門工作聯絡機制,推動工作落實。針對部分地區存在邊化解邊擴能現象,及時發出《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堅決遏制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新增產能的緊急通知》。
(二)清理違規項目。會同有關部門督促指導各地全面清理整頓違規項目,牽頭組織評估水泥、平板玻璃行業違規建成項目和違規在建項目。依據評估意見和在建違規項目產能置換方案,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在建違規項目認定意見和建成違規項目公告意見。
(三)強化準入管理。去年公告了三批275條符合行業準入的水泥生產線,目前已累計公告了七批共709條水泥生產線,產能約為7.57億噸,占現有產能的44.5%。第八批準入已經完成專家評審,預計公示236條,產能約2.5億噸。同時根據化解產能過剩和行業發展所需,修訂發布了《水泥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
(四)大力淘汰落后。會同部內產業司超計劃落實2014年水泥行業落后產能淘汰任務,公告淘汰水泥落后產能8526萬噸,并研究提出依據污染物排放、能耗限額的水泥行業落后產能認定標準。會同部內節能司落實利用差別電價倒逼落后產能退出的價格政策,研究提出依據能耗限額標準在水泥行業推進階梯電價的方案。
(五)落實配套措施。爭取財稅政策支持,推動落實商品混凝土、砂石骨料產品增值稅簡并征收政策,稅率由6%下調到3%,為行業減輕稅負近百億元。推動水泥產品標準修改,取消不利于化解產能過剩的復合32.5水泥的產品標準。通過《關鍵材料升級換代實施方案》,引導加快發展海工水泥等新產品。聯合7部門印發《關于促進生產過程協同資源化處理城市及產業廢棄物工作的意見》,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示范,拓展水泥產業功能。
(六)試行錯峰生產。冬季采暖期實行水泥錯峰生產,既有利于減少污染物排放,又有利于壓減過剩產能,促進行業提質增效。遵照部領導批示,倡導并支持行業協會推動水泥錯峰生產。去冬今春,新疆、東北三省和泛華北地區四省兩市實施水泥錯峰生產。
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一)產能擴張勢頭得到有效遏制。2014年,水泥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8.65%;水泥產量24.8億噸,同比僅增長1.8%;12月當月有20多個省區水泥產量為負增長。全年新增水泥熟料產能較上年減少2400多萬噸,下降25%。水泥產能增長勢頭得以有效遏制。
(二)效益繼續保持增長。2014年,規模以上水泥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9792億元,同比增長0.9%;實現利潤780.2億元,同比增長1.4%;平均銷售利潤率8.0%,同比提高0.1個百分點。
(三)產業集中度提高。2014年,大型水泥企業集團通過并購重組,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前10家水泥集團熟料產能9.16億噸,產業集中度52%。其中,中國建材集團水泥熟料總產能達到3億噸,占全行業的17%,連續位居行業首位。海螺水泥通過兼并重組,利潤總額創歷史新高,繼續鞏固行業效益之最。
(四)行業技術進步加快。水泥行業適應大氣污染物排放和能耗限額新標準,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改造、狠抓除塵脫硝和余熱高效利用。在7部門聯合發出《關于促進生產過程協同資源化處理城市及產業廢棄物工作的意見》和全國政協就“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廢棄物”召開雙周座談會后,水泥窯通過協同處置擔負生態環境建設的功能日益得到重視。目前,國內不少水泥企業正在積極籌建協同處置。
(五)走出去勢頭良好。水泥既是產能過剩行業,也是走出去優勢行業。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一些企業和地方政府提前布局。去年9月,華新水泥與塔吉克斯坦政府簽署繼續建設和運營第二、三條水泥生產線的投資協議。11月,上峰建材與ZETH國際簽訂合作協議,擬在吉爾吉斯斯坦建設一條28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海螺集團在印尼南加的32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建成投產,和緬甸工業部簽約建設5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河北省政府出臺《鋼鐵水泥玻璃等優勢產業過剩產能境外轉移工作推進方案》,提出2023年前向境外轉移3000萬噸水泥產能的目標。
[Page] 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水泥行業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今年一季度,水泥工業全國水泥產量同比下降3.4%。特別是1~2月份,整個水泥行業盈虧相抵以后,實現利潤只有區區0.8億元,和虧損無異。這種形勢可以說是國內水泥行業十多年來沒有出現過的。如果這種形勢不能及時扭轉,2015年水泥行業的形勢將非常嚴峻。
(二)新上擴能項目欲望較強。由于去年水泥效益相對較好,部分地區新上擴能項目的欲望依然較強。特別是云南和貴州,2014年兩省新增產能2500萬噸,占全國新增產能的36%。
(三)新增產能集中釋放沖擊市場。2014年新投產的水泥熟料生產線54條,總產能7000萬噸;目前各地申請認定的在建水泥熟料項目106個,產能1.5億噸。這些項目建成后將集中釋放產能,可能會加劇市場競爭,行業形勢將更趨嚴峻。
化解產能過剩仍是今年水泥行業工作重點
為促進水泥行業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提質增效,2015年全行業須著力開展好以下工作:
(一)打好化解產能過剩攻堅戰。2015年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任務非常艱巨。我們將在2014年清理整頓工作基礎上,盡快公告符合條件的建成項目。對確有必要建設的在建項目堅持等量或減量原則,堅決遏制產能增長。同時,繼續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
(二)探討建立錯峰生產長效機制。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會同發改、環保等部門研究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支持北方冬季采暖區全面推行水泥錯峰生產,逐步建立完善在產能過剩常態下錯峰生產的長效機制。
(三)大力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在試點示范基礎上,總結宣傳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的經驗和優勢,狠抓技術創新、完善標準規范。積極推動水泥工業發展規劃與城市建設規劃的協調銜接,努力爭取公平財稅政策,支持水泥企業參與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置。
(四)繼續深化改革。水泥項目核準已取消,相關生產監管措施也亟待改革。下一步要通過規范行業準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措施來規范企業經營。研究“十三五”水泥行業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進一步完善相關財稅政策和技術法規,促進水泥工業轉型升級。
(五)鼓勵企業加快走出去。積極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推動有關部門進一步改進對外投資審批,提高審批效率,出臺配套的金融財稅政策,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務。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