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互聯網+水泥 把握新常態下新機遇
在今年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互聯網+”的敘述顯得非常簡單: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然而,簡單的表述卻帶來了各行各業對“互聯網+”的熱烈討論。
近年來,互聯網+零售業造就了國內幾大電商巨頭;互聯網+金融催生了以支付寶為代表的各種“寶”的出現……互聯網已經逐漸滲透進傳統產業,改變甚至顛覆著傳統產業的生產、經營模式。對于傳統產業來講,與互聯網的結合正在提速,并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年會現場
作為傳統產業的水泥行業,也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不斷思變。在3月27日舉行的“2015中國水泥網年會暨百強榜頒獎典禮”上,行業領導、專家、學者、企業家等500余人齊聚杭州,共探行業“新常態”下的新發展動力,共謀“互聯網+”時代的新發展機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
“2015年,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預計中國經濟增速換檔基本完成,增速回調有望觸底,經濟增長可以大體穩定在略高于7%的區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對今年經濟做出了判斷。事實上,行業內也已感覺到了來自經濟大環境的壓力。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處長王威偉
中國水泥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毛春苗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處長王威偉表示,從工信部進行的調研摸底顯示,今年開年以來行業調頭下行的趨勢漸現。這與中國水泥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毛春苗對今年行業形勢的預測相一致,“2015年國家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這對已處于景氣度偏冷的水泥行業來說,情勢不容樂觀。”“新常態”下,水泥行業如何應對?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水泥產量24.76億噸,增速1.8%,創下24年來新低。水泥行業正面臨產量低速增長、產能過剩短期內難以改善、大企業兼并重組進程加快、環保和節能減排要求日益提高等一系列問題,以往拼規模、拼成本的粗放型競爭方式已經不合時宜。改變傳統發展模式、適應行業新常態、保持健康增長是擺在每個水泥企業面前的新問題。
作為中國水泥工業“十二五”規劃的發展重點,延伸產業鏈已經成為中國水泥企業升級轉型的必由之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水泥企業加入到了延伸產業鏈的大軍當中,以期通過多元化的發展,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為企業未來的發展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如何真正向價值鏈高端轉型,進軍高端市場,實現水泥企業產業鏈延伸價值最大化等一系列問題正在困擾著積極尋求轉型的水泥企業。
北京建筑大學建材學科負責人、教授宋少民
對此,北京建筑大學建材學科負責人、教授宋少民指出,是否選擇延伸產業鏈的權利在于水泥行業自身,但是,水泥行業不可能左右混凝土產業迅猛向前的腳步,融入中國混凝土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洪流中,實現產業鏈延伸應該是明智的選擇!他認為,水泥企業在推進高性能混凝土應用、混凝土產業轉型升級的當下,應該有所作為。有人說“得混凝土者得天下”需要認真思考,其實混凝土產業的內涵很大。面對蓬勃發展的混凝土產業,水泥行業何去何從,值得思考!
中國水泥協會礦山專業委員會顧問唐光榮
而對于礦山開采,中國水泥協會礦山專業委員會顧問唐光榮則認為,通過均化開采,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礦山開采的零排放,是實現礦山生產節能減排的重中之重。他表示,對于礦山開采其生產工藝的重點是以移動破碎站為核心,以移動皮帶為紐帶的連續化工藝。唐光榮介紹說,應用半移動破碎站的半連續工藝和以全移動破碎站為核心的全連續開采工藝,對節能環保,實現連續化生產至關重要,可以說,沒有移動破碎站,連續生產就是無稽之談。
義烏新一代礦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興良
義烏新一代礦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興良在報告中也指出,針對我國礦山行業目前相對落后的現狀,希望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礦山行業“G”時代的到來。他認為,導致行業落后的原因在于行業的資本積累不足,而打開這把制約行業發展之鎖的鑰匙,則是通過科技創新,打造高性能的產品,以此來促進礦山行業進入一個高速、高科技的發展時代。對于礦山設備行業而言,朱興良認為,從業者應該做的就是自覺的全力推動行業進步,并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做大做強自己的企業。甚至,必要的時候,可以做到以犧牲企業或個人利益為代價,謀求行業發展,“要創造礦山行業的奇跡,全靠礦山行業全體同仁,礦山行業的‘G’時代是我們的行業夢,同時也連著中國夢!”[Page]
“互聯網+”時代 傳統產業如何做好加法?
“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在此情況下,水泥等傳統產業如何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提升創新力和生產力?在“互聯網+”的時代,傳統產業如何才能做好加法?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戰略規劃總經理江浩
作為傳統產業之一的鋼鐵行業已經在互聯網+方面進行了初探。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戰略規劃總經理江浩在“2015中國水泥網年會”上表示,對于水泥、鋼鐵等大宗商品來說,更應該是“+互聯網”,即如何利用這一高科技改造我們的行業。“我們希望互聯網和大宗商品綁定,可以形成一個蟲洞,在時間和空間上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可以打破今天的狀態”。
鄭州商品交易所非農產品部主管陸盼盼
鄭州商品交易所非農產品部主管陸盼盼則認為,經濟新常態下,水泥行業要利用新工具——期貨謀求新發展。他說:“經過長期調查,我們發現華東地區相較于其他地區比較適合發展水泥期貨。華東地區水泥運輸半徑短,區域性特征明顯。但水運運費低、運輸距離長,可達上千公里。且沿江地區河流密布,水運發達,貨物流通順暢,是一個相對統一、開放的市場。”
遠東宏信建設系統事業部業務協作與拓展部總監郭明
遠東宏信建設系統事業部業務協作與拓展部總監郭明通過自身的發展給予水泥行業以參考借鑒。遠東宏信建設系統事業部是投資、融資、運營為一體的產業綜合運營服務商,通過“三立方”產業戰略模型實現發展,即:三大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建設、工業及能源建設;三大延展,上游的建機建材,中游的施工建設,下游的業主投資;三大平臺,資金類平臺、資產類平臺、資本類平臺。
面對“互聯網+” 水泥行業在“思變”
事實上,在利用“互聯網+”戰略提升自身的同時,我們也要避免簡單的加法思維,當“互聯網+”已經“夢想照進現實”的時候,水泥行業也需要積極思變,思考如何做好乘法,讓“互聯網+”戰略在行業發展中發揮出最大的乘數效應。那么,水泥行業如何才能立足本行業實際基礎上,催生出效益更高、質量更好的新生態呢?
中國水泥網董事長邵俊
中國水泥網董事長邵俊認為,發展水泥電商,是水泥行業新常態下的新機遇。中國水泥網在多年探索水泥備品備件電商交易平臺——中國水泥備件網的基礎上,正式推出全新的水泥現貨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幫助水泥企業拓展水泥現貨電商交易,同時也為國內水泥企業開展電商貿易提供供應鏈管理、金融延伸等相關服務,成為“互聯網+水泥”的成功實踐。
中國水泥網水泥現貨電商事業部總經理孫志武
中國水泥網水泥現貨電商事業部總經理孫志武認為,水泥電商不僅僅是一種營銷模式,更是一種管理模式的拓展和升級,帶來的不僅僅是表面上看得見的成本和風險的降低,還包括企業自身建設的全面升級,是一種運營模式的創新。水泥電商可以為水泥企業實現升級營銷模式、降低交易成本,打通信息閉塞、全面提升市場管控力度,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依據。而水泥現貨電商更將改變傳統的水泥產銷與采購方式,使水泥商家通過大數據進行決策,實現24小時自動營銷,讓水泥客戶可以通過水泥現貨交易平臺完成一站式便捷采購。
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林平
當互聯網發展遇上新一輪工業革命,會發生什么?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林平表示,基于國內傳統制造業陷入發展困境的背景下,國外卻悄然掀起了一場工業革命——工業4.0。這場即將來襲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為國內傳統制造業帶來機遇和挑戰。而作為傳統制造業的水泥,也將在這樣革命中迎來智能生產、智能決策、智能工廠的新時代。
“2015中國水泥網年會”圍繞“發展水泥現貨電商,把握新常態下新機遇”為主題展開,可以說,不管是傳統企業通過互聯網思維修煉自身內功,或者是大企業“抱團”共同推動行業進步,真正能夠促進企業發展和行業進步的只會是企業自身“質”的提高。
成功是成功者的里程碑。我們不愿“互聯網+”成為一陣風,因為風會停,但“互聯網+”背后的產業邏輯卻是循環流動的。互聯網+水泥,或形成一種行業新“生態”。
編輯:余樂樂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