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謀升級:由傳統行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
內地企業自去年開始刮卷起產業升級浪潮,中材股份選擇通過延伸產業鏈,以尋求持續發展空間。公司主席劉志江接受訪問時指出,中材一直從事水泥等中間產品制造業務,今后會進入終端產品領域;同時,藉著內地城鎮化方向,擬開拓水泥廠以外工程總承包業務,包括城市地下管網建設工程。劉志江又稱,今年工程、新材料業務料有改善,而三大業務表現將不遜于去年。
優化傳統產業結構
隨著內地積極調整經濟結構,企業開始著手由“大資產、低回報”的產業窠臼,升級至生產高增值制品。事實上,面對內地生產成本趨升,純粹生產工業用材料可說是已經沒有前途,產業升級是必然的發展道路。主要從事傳統水泥、新材料制造,及水泥技術裝備工程服務的中材自然無法置身于升級大潮以外。
劉志江坦言,中材必須由傳統行業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即由工業中間制品伸延至終端制品,及服務性行業。舉例說,內地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中材則嘗試伸延產業鏈至混凝土預制品,生產耐鹼度較高的混凝土產品。同樣地,在新材料業務,伸延玻璃纖維制品至玻璃纖維板,取代建筑用石膏板,進入環保綠色建材領域;此外,亦會生產可用于電力行業的高壓陶瓷產品。
樓市好轉利好水泥銷售
工程業務方面,中材嘗試捕捉城鎮化政策趨勢,更多涉足公共類工程,除伸延至垃圾處理范疇,亦開拓城市地下管網工程總承包業務,現時在新疆已獲得一個項目。由建設水泥廠延伸至城市管網工程承包,專業技術人員是其中一個關鍵點。劉志江強調,中材具備修橋筑路、興建大樓的人才,只是過往是配合水泥廠建造工程而已。
中材去年多賺27%,而在三大業務中,只有水泥業務分部業績錄得增長,其馀新材料、工程服務都錄得倒退。展望今年,公司財務總監于凱軍預期,旗下三大業務表現不會遜于2014年度。工程服務業績會錄得顯著增長,另受惠于“一帶一路”,新簽工程合同額亦會有較好表現。新材料業績會錄得正增長,只是水泥業務表現存在不確性,要視今年內地工程投資情況而定。
劉志江補充稱,中材現時有40%水泥銷售是針對房地業建筑用途,若內地樓市好轉,有助帶動水泥銷售。另外,中材旗下中材高新今年業績虧損料收窄,甚至扭虧,而中材金晶今年虧損情況也會得到改善。
編輯:曾家明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