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建筑產業現代化行業分析報告
根據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國家明確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型社會,著力推動建筑工業化的發展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最近幾年,隨著國家層面推進綠色建筑為導向,各級政府和地區相應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我國沉積了十余年的建筑工業化進程終于獲得了史無前例的推進速度與發展空間。
沈陽衛德住宅工業化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大數據其進行整合對2014年度行業分析如下:
一、年度大事記
(1)2月10日,住建部批準《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為行業標準,自同年10月1日起實施;
(2)3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規劃在“加快綠色城市建設”一節中提及: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強力推進建筑工業化。并將“積極推進建筑工業化、標準化,提高住宅工業化比例”作為重點之一;
(3)3月20日~21日,由住建部科技與產業化中心主辦、合肥市政府協辦的全國建筑工業化生產方式--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PC)生產與施工技術現場交流大會在合肥舉行;
(4)5月5日,內蒙古烏海市人民政府出臺《關于加快轉型升級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發展的實施意見》打造內蒙西部住宅產業化和新型建筑工業化的區域中心城市;
(5)5月8日,合肥市出臺《合肥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建筑產業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
(6)5月13日,湖南出臺《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住宅產業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力推住宅產業化發展;
(7)5月15日,中國首個國家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城市,15日在沈陽正式掛牌。這是自2011年沈陽獲批國家現代化建筑產業化試點城市之后,沈陽在發展現代建筑產業之路上又一次重要“升級”。同時,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向合肥市、北京市、紹興市授予國家住宅產業現代化綜合試點城市;
(8)5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意見》正式出臺;同年7月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出臺征求意見稿《關于加快推進住宅產業化工作的指導意見》;
(9)6月17日,發布的《上海市綠色建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中明確,各區縣在本區域供地面積總量中落實的PC建筑的建筑面積比例--2014年不低于25%、2015年不少于50%,到2016年外環以內的新建民用建筑,只要適用裝配式(PC)建筑技術,原則上需全部采用PC技術建設,此外,對符合示范要求的綠色建筑和PC建筑項目,市級財政可給予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600萬元的資金補貼;
(10)7月1日,住建部正式出臺《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在“促進建筑業發展方式轉變”的第一條中就明確提出應大力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
(11)7月10日,長沙市《關于加快推進兩型住宅產業化意見》到2016年末,打造千億級兩型住宅產業集群;
(12)7月11日,濟南市出臺《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住宅產業化工作的通知》全面落實國家住宅產業化綜合試點工作責任目標,推動房地產業等相關行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住宅產業化工作;
(13)8月22日;濟南市住建委出臺《濟南市加快推進建筑(住宅)產業化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政府投資的各類保障性住房與各融資平臺項目及各區縣政府主導項目全部應用建筑產業化技術建設,其應用建筑產業化技術的建筑面積不低于總建筑面積50%;
(14)8月26日,上海市建筑工業化專家委員會正式揭牌成立;29日,建筑工業化技術國際會議在上海舉行;
(15)9月1日,住建部發布《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方案》,方案提出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制定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明確本地區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近遠期目標,協調出臺減免相應稅費、給予財政補貼、拓展市場空間等激勵政策,并盡快將推動引導措施落到實處;
(16)9月16日,第十三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化暨建筑工業化產品與設備博覽會在北京順義.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同日,住建部副部長齊冀在中國住博會現場為廈門授予“國家住宅產業化綜合試點城市”頒牌,廈門正式成為國家住宅產業化綜合試點城市,是福建全省首個試點城市,也是全國第七個試點城市;
(17)12月8日,住建部:新建住宅產業化要每年增2個百分點,產業化方式建造的新開工住宅面積所占比例要逐年增加;
(18)12月19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住建部部長陳政高提出以住宅建設為重點,以保障房為先導,優先使用建筑工業化建造方式提高建筑業競爭力,實現轉型發展。
二、行業數據分析
1.年度行業關注度分析
目前我國正處于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根據數據(圖1), 2014年度建筑工業化發展同比呈現有序增長;在中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住宅工業化是我國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建筑工業化是實現住宅產業現代化的重要核心,二者是一個過程與整體的關系,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發展已從廣范圍的了解、學習、關注進階到項目試點到整體實質推進轉化,行業發展正式邁入穩步上升階段。
2014年度行業關注度數據趨勢圖
圖1 2013-2014年行業關注指數分析圖
一直困擾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四大瓶頸:增量成本問題、技術標準問題、產業配套問題與專業人才短缺問題;伴隨著近兩年政府的關注及相關產業政策出臺,行業技術標準與產業配套逐漸在加以完善,目前整個行業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促使更多企業和人才進入試水建筑產業現代化。
2.地區發展熱度分析
圖2 2014年度地區行業發展熱度分析圖
如圖所示(圖2),建筑產業現代化行業發展主要由經濟發達東部沿海地區逐漸在向中西部地區輻射。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工程建設規模大,產業基礎較好,具有規模集聚優勢,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正日益凸顯。由于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緩慢,又缺乏規模效應,而伴隨著國家一系列政策 “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戰略機遇帶動,中西部地區將會逐步導入建筑產業化實踐,但需要因地制宜的利用當地資源條件,不斷提高建筑產業化發展水平。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和環境越趨緊張,發展與環境以是目前面臨的嚴峻挑戰,國內建筑企業的轉型升級是必然選擇;政府以政策為導向,用市場力量推進建筑工業化發展,促進建筑企業轉型升級,走集約化、可持續發展道路。[Page]
3.全國PC工廠分布
圖3 全國PC工廠分布圖
從區位條件上看,我國部沿海地區發展較快,已具規模,迄今為止我國全國范圍內所建PC工廠已達60余家,主要分布在山東、遼寧、湖南、河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如圖所示,山東省為目前我國PC工廠分布最多的省份,其次為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地區,以及以沈陽、大連、長春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區也是我國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較快的地區。并且多數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大型房產建設集團性企業,建筑產業現代化備受關注和重視。
4.企業類型分析
全國各地在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之路上都在不斷的探索實踐,各地主管部門通過出臺相當的鼓勵政策等激勵舉措,使得無論是在技術研究還是工程實施管理方面都積累了很多成功經驗,為我國未來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在企業方面,各地相繼涌現產業化先行者,據統計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國有大型建工集團、建筑工程以及建材單位、市政機構、大型綜合性企業等。通過數據分析,大型綜合性企業尤為關注產業化的整體實踐,占總體量的37.1%,其次為房地產開發企業,占比15.7%,其間各地許多民營企業也積極加入了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實踐之路。
圖4 企業類型分析圖
其他城市和我國的城鎮化發展也已逐步邁向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征程,需有效利用當地資源及條件,在促進國內建筑業市場規模的同時,實現“全國深化改革”的總目標。衛德住工科技將繼續致力于推動中國建筑工業化事業的發展,促進中國建筑業轉型升級,依托技術優勢,提供建筑工業化全套技術服務,堅持建筑產業現代化之路,助推建筑產業經濟結構的轉型。
三、地方聲音
·深圳發改委: 2015年,新建政府投資建筑100%達“綠標”,新建公建50%達“綠標”;
·安徽省發改委: 2015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北京: 2015產業化住宅逾30%,累計示范超1500萬平;
·上海:2015年裝配式住宅面積占開工總量的20%;
·西安:出臺補貼政策助推綠色建筑工作;
·沈陽:2020年單體建筑預制裝配化要率達到60%;
·寧夏:2個國家級基地+5個區級基地+5個示范項目;
·山東:獎勵綠色建筑,省級財政配套至少1000萬元;
·湖南:2013年全面開展綠色建筑行動。
四、年度行業關鍵詞
1、綠色建筑
在3月28日開幕的第十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指出,普及綠色建筑的捷徑是發展裝配式住宅。揭示了裝配式住宅才是發展綠色建筑的核心綱要。自此,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被緊密聯系在了一起。
衛德住工認為,政府此次發聲,旨在解決社會問題,一個是用工荒的問題,另一個是建筑工地造成的空氣污染問題。“這些因素促使政府加快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企業也有積極性。”目前地方政府正在熱捧住宅產業化,沈陽、北京、上海、天津、合肥、杭州等地均表現出了積極興趣。
2、產業結構倒逼升級
建筑工業化是建筑整體行業發展的手段和平臺,是中國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趨勢。2014年,環境和能源問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等問題在國內整個大環境凸顯,建筑行業所受影響首當其沖。人工成本大幅增加、建筑工人數量的缺乏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都會縮小建筑工業化與傳統建筑生產方式成本之間的距離。種種因素正在倒逼著中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所以建筑工業化發展前景是大有可為的。
隨著建筑工業化的推進,能夠將建筑的大部分現場作業轉移到預制工廠里面去,將一部分農民工轉變為產業工人,使他們享受更好的工作環境和社會福利條件,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率,明顯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和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同時也可以減少現場作業工人的數量,降低了生產過程對熟練工人的依賴程度,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真正實現了產業升級。
五、行業展望:前景看好
政策前景
正如之前資料中提到的,中國正處在轉型升級的檔口,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大背景下,伴隨著人工成本與材料成本不斷提升,以往依靠密集型勞動資源來推進的建筑產業即將難以為繼;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建筑質量、品質和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另外,環境容量日趨嚴峻種種因素就像是一只只無形的推手,正在推動著建筑工業化整體行業向前奔跑。
建設行業轉型升級。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兩型社會。隨著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突出,經濟效益日益顯現。以工廠生產、現場裝配、設計施工裝修一體化的方式建造房屋,在四節一環保以及減排、提高品質、保障質量、減少人工、提高效率等方面效果明顯。
國家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
近年來,在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相關文件中,都提到了以推進住宅業現代化或建筑產業現代化為重要途徑實現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目標。衛德相信,將建筑農民工轉變成為產業工人,解決這部分群體進城以后生產生活等一系列問題,并通過技術培訓,提高產業工人技術水平,提升就業能力,是真正實現人的城鎮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行業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發展所做貢獻的重要體現。
編輯:徐潔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