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壩水泥窯協同處理助推企業綠色轉型
2014年5月,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生產過程協同資源化處理城市及產業廢棄物工作的意見》,10月30日全國政協就“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廢棄物”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將研究落實投資、價格、財稅、金融等方面的政策。
為了適應時代要求和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葛洲壩水泥著手研究長遠發展,圍繞節能減排及資源綜合利用、新型生產技術引進與開發、研究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等發展方向,著力推進企業由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行業向清潔高效的現代產業轉變,彰顯了葛洲壩水泥作為負責任中央企業的良好社會形象。
展望市場前景 緊抓發展機遇
目前,我國現有城市660座以上,縣城1630多個,每年產生的垃圾達2.5億噸左右,另有歷年堆積的垃圾近70億的歷史處理欠債,有近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已陷入“垃圾圍城”困境,由于我國垃圾處置能力相對不足,而傳統的衛生填埋和焚燒發電又會產生新的環境問題,大量垃圾未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這不僅造成土地侵占,還會污染周邊環境。以城市生活垃圾為例,絕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經處理,堆積在城郊,已侵占土地面積達 5 億平方米,垃圾產生量不斷增多,“垃圾圍城”成為許多城市面臨的難題。
為推進更為環保、安全、清潔、高效的垃圾處置方式,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相關指導性文件?!端喔G協同處置固化廢物污染控制標準》、《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技術規范》已相繼頒布,總的來看,國家對水泥產業協同處置廢棄物工作的支持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明確,對市場主體的監管力度越來越大,相關規范標準也會越來越完善。鑒于目前全國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等固廢的水泥窯消納處理垃圾總量僅占全國垃圾處置總量的1%,可以預期,葛洲壩水泥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廢棄物,實現轉型升級與綠色發展將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
隨著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的優勢已經越來越被行業及社會所認知,垃圾資源的市場爭奪戰已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在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置固廢的問題上,可以說是“一步主動,步步主動,一著不慎,全局失利”。作為集團公司戰略發展頂層設計的《葛洲壩集團公司戰略發展實施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更是要求各產業板塊積極創新商業模式,推動高端業務和新興業務的發展,以提高各業務板塊和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為此,葛洲壩水泥明確發展方向,圍繞集團公司《指導意見》,充分利用自身區位和產業優勢,著手進軍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垃圾業務。積極同地方政府進行磋商,爭取政策優惠,創造較好的經營環境。目前,與老河口市、宜城市、丹江口市等城市的政府正在積極進行商洽,并努力爭取有利的政府補貼、項目用地及稅收優惠等政策。
充分利用優勢 不斷開拓探索
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符合國家發展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的政策導向,具有減量徹底、熱值利用率高、處置成本低、環境總負荷小、節能降耗效果顯著、有效節約土地等優勢,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由于傳統的垃圾處理方式只是實現了垃圾污染的轉移和減量,而水泥生產過程中回轉窯系統具有高溫、燃燒環境穩定、停留時間長等特點,在高溫下(物料溫度在1450-1550℃,而氣體溫度則高達1700℃-1800℃),垃圾中有毒有害成分可徹底地分解,避免再度滲透、擴散,污染水質和土壤,并且可以有效解決“二惡英”的排放,不會產生二次污染,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真正實現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是當前低成本、大規模處置危險廢物與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技術途徑和最有效的方式。
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符合國家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符合資源綜合利用政策。廚余物進入生料磨系統進行低溫烘干和粉末,有利于提高生料粉磨系統產能,實現降低生料粉磨電耗的目的。有利于提高系統的余熱利用效率,增加余熱發電量。通過采用國際、國內先進成熟的技術和設備,以不影響水泥生產過程和水泥熟料質量為準,對垃圾進行初步分類、篩選和干化,針對其中不同的組分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水泥窯無害化協同處置500t/d生活垃圾示范線項目,每年可以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約15萬噸,每年節約土地約40畝。并有利于減少水泥生產系統氮氧化物和總有機碳的排放量,氮氧化物減排20%以上,總有機碳減排40%以上。此外生活垃圾預處理系統提供的每2-3噸輕質可燃物,可替代1噸實物煤,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如此計算,每年可節省約1.4萬噸燃煤,約3.1萬噸粘土質原料。
掌握戰略先機 助推綠色轉型
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明確提出“支持利用現有水泥窯無害化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產業廢棄物,進一步完善費用結算機制,協同處置生產線數量比重不低于10%”。《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實施意見》(鄂政發〔2014〕20號)明確指出,到2017年,湖北省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生產線比重達到20%以上。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已經成為水泥企業生存的前提條件。葛洲壩水泥發展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業務,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十二五”垃圾處理規劃總投資1730億元,年均350億元,目前水泥窯處理垃圾的投資占比不到1%??紤]到國內政策的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測算對應的垃圾處置能力約為8萬噸/天,預計占整個垃圾處理能力的10%。
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項目是幫助水泥企業在越來越嚴苛的環保政策和國家調控措施面前應對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化解社會公眾對水泥企業環保質疑的有力舉措。
發展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項目,是葛洲壩水泥搶抓國家加快發展環保產業的戰略機遇,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所作出的重要舉措,符合水泥產業向生態環保轉型升級的方向,是使傳統工業服務于現代化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方式,不僅有利于企業更好的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增強社會影響力,而且有利于企業實現業務協同,逐步建立起包括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工業危廢、醫療廢棄物等在內的處置平臺,形成處置各類廢棄物的完整產業鏈。在此基礎上,通過示范項目的建設與運營,開展對技術和資源的整合,完善、創新商業模式,可以實現從點到面、從省內到省外的快速復制、推廣的發展模式,從而在價值鏈整合過程中建立新的競爭優勢,為實現“成為水泥行業的環保領跑者”提供堅實支撐,助推企業綠色轉型。
編輯:馮磊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