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政府工作報告釋放利好建筑業發展八大信號
每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備受期待,而2015年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自然意義更加重大,對建筑業尤甚。
“過去的一年,我國新建鐵路投產里程8427公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1.6萬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1.2萬公里,水路、民航、管道建設進一步加強。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740萬套,基本建成511萬套……”本報對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釋放出的與建筑業相關的幾大信號和全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對此的建議進行了梳理,以管窺建筑業今年的發展目標和方向。
信號一:
鼓勵企業走出去 信號二:推進“一帶一路”合作建設
鼓勵企業走出去
報告摘錄:鼓勵企業參與境外基礎設施建設和產能合作,推動鐵路、電力、通信、工程機械以及汽車、飛機、電子等中國裝備走向世界,促進冶金、建材等產業對外投資。
解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永隆銀行行長馬蔚華表示,“一帶一路”戰略將從更深的層面和更廣的范圍推動企業“走出去”,而企業“走出去”的步伐要邁得更穩、更扎實,離不開金融的大力支持。如能進一步優化配套支持措施,推廣人民幣跨境使用的相關試點政策,商業銀行的跨境金融服務的創新空間將更加廣闊。建議國家對商業銀行的跨境金融服務創新給予鼓勵和支持,為企業“走出去”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河北聯誼會會長梁偉浩稱,自環保部公布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以來,河北一直“榜上有名”,頻發的霧霾嚴重影響了百姓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河北是傳統的重工業省份,鋼鐵、水泥、玻璃等建材行業是其產業支柱。壓縮產能對于改善環境和凈化空氣固然有顯著作用,但將導致大批企業停工、設備白白閑置、大批工人下崗失業。而在非洲、東南亞、南亞等地,這類基礎材料仍然匱乏,我們的過剩產能在當地反而是優勢產能。他認為,助推河北過剩產能“走出去”是解決經濟困境的有效途徑。
信號二:
推進“一帶一路”合作建設
報告摘錄: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建設。加快互聯互通、大通關和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構建中巴、孟中印緬等經濟走廊。
解讀:全國政協委員、中交建集團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志軍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走出去的市場是巨大的,前途是光明的。不僅是國際市場,國內西北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將迎來重大機遇期,畢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要先行。
“一帶一路”戰略作為近兩年最為熱議的話題,除去其中蘊含的機遇,也有不少代表委員注意到了其中的風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董事長王毅在保監會座談會上表示,“一帶一路”線上的64個國家,總體上處在比較高的風險上,企業走出去時應注重防范風險、提高海外權利的保障能力。他建議,應當引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企業加強與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實現項目信息與融資保險及時對接,形成金融支持的合力,并加強“一帶一路”融資平臺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蔡國雄表示,中國大陸已經有了構建大電網互聯的技術基礎,建議將之納入“一帶一路”戰略,從國家層面推動電網互聯。“一帶一路”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能源資源豐富,利用特高壓技術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建立電力輸送合作關系,對于保障我國的能源需求和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信號三:
啟動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項目
報告摘錄:確保完成“十二五”規劃重點建設任務,啟動實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項目。主要是棚戶區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網等民生項目,中西部鐵路和公路、內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項目,水利、高標準農田等農業項目,信息、電力、油氣等重大網絡項目,清潔能源及油氣礦產資源保障項目,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等項目,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項目。
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到4776億元,但政府不唱“獨角戲”,要更大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更多領域。鐵路投資要保持在8000億元以上,新投產里程8000公里以上,在全國基本實現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使交通真正成為發展的先行官。重大水利工程已開工的57個項目要加快建設,今年再開工27個項目,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模超過8000億元。棚改、鐵路、水利等投資多箭齊發,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傾斜,使巨大的內需得到更多釋放。
解讀:關于如何吸收民資到重大工程項目上,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高宏峰表示,光說要吸引社會資本,可項目沒有盈利點,怎么吸引?國外像機場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把項目能賺錢的部分,如停車場、商業設施等交給社會資本,而不可能賺錢的部分如跑道、候機樓等,則由政府出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范集湘建議,政府要進一步完善市場環境,打造一個讓各個市場主體能公平競爭的平臺。只有把一些能夠見到效益的項目拿出來,才能真正吸收到社會資本。
信號四:
推動自貿實驗區建設
報告摘錄:積極推動上海、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在全國推廣成熟經驗,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開放高地。
解讀:福建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尤權在審議工作報告時表示,要緊緊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快,保持一個比全國高一點的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速度;著力做大產業龍頭,打造升級版產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自貿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等建設;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全面從嚴治黨,加快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
[Page]信號五:
新農村建設要惠及廣大農民
報告摘錄:新農村建設要惠及廣大農民。突出加強水和路的建設,今年再解決6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全面完成西部邊遠山區溜索改橋任務。力爭讓最后20多萬無電人口都能用上電。以垃圾、污水為重點加強環境治理,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做好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審慎開展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體產權制度等改革試點。
解讀:全國人大代表王紅玲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大量內容涉及農村、新農村建設,其中對“人”的關注越來越多,農民有望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全國政協委員支建華認為,農網投資需求大、收益低,電網改造成本高,嚴重制約電網企業發展。因此,需要繼續發揮國家投資主渠道作用,由國家研究建立并完善農村電網可持續發展機制。一方面,在財政投入、貸款、稅收等方面加大對農網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應適時出臺新的電價政策來疏導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投資還貸矛盾。
信號六:
推進新型城鎮化
報告摘錄:推進新型城鎮化取得新突破。城鎮化是解決城鄉差距的根本途徑,也是最大的內需所在。要堅持以人為核心,以解決三個1億人問題為著力點,發揮好城鎮化對現代化的支撐作用。
提升城鎮規劃建設水平。制定實施城市群規劃,有序推進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同城化。完善設市標準,實行特大鎮擴權增能試點,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規模,提升地級市、縣城和中心鎮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方便農民就近城鎮化。發展智慧城市,保護和傳承歷史、地域文化。加強城市供水供氣供電、公交和防洪防澇設施等建設。堅決治理污染、擁堵等城市病,讓出行更方便、環境更宜居。
解讀:目前房地產業面臨供大于求的困境,全國商品房空置率已經連續三年超過20%,部分農民在城市購房安家的需求特別強烈。全國人大代表李培忠建議國家從政策層面鼓勵農民進城買房。
全國人大代表王戰認為,目前我國一些城市群沒有帶動中小城市發展,原因之一在于軌道交通沒有成網絡,使很多中小城市無法成為通勤城市,這是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明陽風電集團董事長張傳衛表示,新能源發展將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推手,應將低碳環保視作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一個重要戰略思維和基本原則。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文化廳廳長李暉表示,在推進保護傳統文化方面需要關注傳統古村落保護,尤其是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更需要重視傳統古村落保護。
信號七:
加大城鎮棚戶區
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
報告摘錄: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萬套,其中棚戶區改造580萬套,增加110萬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納入棚改政策范圍。農村危房改造366萬戶,增加100萬戶,統籌推進農房抗震改造。住房保障逐步實行實物保障與貨幣補貼并舉,把一些存量房轉為公租房和安置房。對居住特別困難的低保家庭,給予住房救助。堅持分類指導,因地施策,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解讀:全國政協委員郝遠認為,在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探索推進并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是今后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的較好途徑。他建議中央繼續加大對西北地區的棚戶區改造補助力度,并允許地方政府對補助資金整合使用,以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國家相關部委要統一政策,積極支持“貨幣安置”“回購商品房源安置”等各種安置模式。同時,進一步放寬國開行金融貸款支持政策,貸款資金應覆蓋新建項目、回購改建、加固配套、道路交通、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拆遷安置、貨幣補償、小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市政管網配套等,使貸款資金盡快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減輕政府財政舉債壓力,加快資金的回收速度,降低投資風險。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林達集團董事長李曉林表示,要加大中央財政對棚戶區支持資金的監管力度。首先應當建立一個由中央、省級、地市級自上而下的一個監督體系,其次是中央撥款應該專款專用,有公示環節。
信號八:
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
報告摘錄:統籌實施“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戰略組合。在西部地區開工建設一批綜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態、民生等重大項目,落實好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和網絡等建設。
把“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起來,加強新亞歐大陸橋、陸海口岸支點建設。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升級轉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實質性突破。推進長江經濟帶建設,有序開工黃金水道治理、沿江碼頭口岸等重大項目,構筑綜合立體大通道,建設產業轉移示范區,引導產業由東向西梯度轉移。加強中西部重點開發區建設,深化泛珠等區域合作。
解讀: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政協主席楊松建議,科學組合同一區域所涉區域發展規劃,加速解決黃金水道建設中的湖北段航道“中梗阻”問題、三峽大壩“大壩鎖江”問題,盡快批復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規劃。
編輯:武文博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