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江南小野田、中國水泥廠沒有將關停
中國水泥廠創建于1921年9月,是我國最早的民族水泥企業之一,2002年被海螺收購重組,重新煥發青春,而今卻遭遇了被"關停"的傳聞(資料圖)
日前南京當地媒體發布消息稱,依據南京市棲霞區政府的有關規劃,江南小野田將在今年6月份左右關停,中國水泥廠將于今年年底關停。中國水泥網也轉載了《江蘇南京江南小野田和中國水泥廠年內關停》一文。一時間,眾口熱議的搬遷消息,讓中國水泥廠和江南小野田水泥公司兩家企業成為輿論焦點。
昨日,中國水泥網記者電話聯系后獲悉,兩家企業雖聽聞政府部門對企業有搬遷關停的規劃,但目前尚未收到任何具體的通知和紅頭文件。
企業:不見其“文’ 僅聞其“聲”
江南小野田母公司太平洋水泥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水泥廠搬遷涉及到人員安置等許多重大問題,不可能說關停就關停。近幾年,一直聽聞南京市政府方面有要求關停搬遷的消息,但政府始終沒有下達明確的通知和相關文件,尚無定論。
中國水泥廠的一位銷售負責人的回答也如出一轍,雖然知曉政府部門對當地企業有關停搬遷計劃,但具體實施方案尚未可知。他同時表示,作為一家上萬人擁有近百年歷史的企業,工廠目前生產經營正常,且正在按照政府要求進行技改工作,若按報道所說,年內關停決非易事。
由來:南京市“四大片區”整體布局規劃
據了解,2014年4月30日,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便通過《南京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推進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的決定》,四大片區即金陵石化及周邊地區、大廠地區、梅山鋼鐵及周邊地區和長江二橋至三橋沿岸(含八卦洲)地區的簡稱。
作為南京市重要的石化、鋼鐵、電力和船舶產業基地,四大片區駐地企業長期以來在構建南京產業基礎、促進南京經濟社會發展、解決職工就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但也存在著產業結構偏重,能耗高、污染重,經濟效益不高的問題,已不能適應南京產業結構布局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亟需通過工業布局調整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改善地區環境,提升區域競爭力。為此,會議同意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實施方案。同時,為進一步落實中共南京市委關于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的意見,推進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方案的實施,確保實現四大片區工業布局調整目標。
這也是自2014年5月始,不斷有消息稱南京當地企業面臨關停或搬遷的“由來”。而早在2011年7月,南京棲霞區便已關停13家重污染企業,其余22家企業已全部下達限期治理通知書,限期治理不達標的將予以關停。其中,南京揚子水泥廠就因生產粉塵、噪聲超標,嚴重影響周邊環境,老百姓長期投訴,當時區政府專門將其列入整治名單。
不過,據受訪的兩家水泥企業反饋,“四大片區”整體布局規劃公布至今,當地政府尚未針對兩家水泥企業搬遷或關停事項下達任何紅頭文件和確切通知,身處“關停”風聲之中的企業只能靜待“下文”。
思考:水泥企業轉型迫在眉睫
根據南京當地媒體的采訪報道,當地市民對于關停一事“叫好”,原因還是在于這些重化工企業所帶來的環境問題。最近大熱的《穹頂之下》紀錄片也是讓霧霾成為了2015年伊始的熱門問題,再次引發了全社會對環保的高度關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談到環保工作更是措辭嚴厲:“我們一定要嚴格環境執法,對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讓其付出沉重的代價;對姑息縱容者嚴問責,使其受到應有的處罰。”
所以,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對于水泥企業,特別是在城市周邊的水泥企業,其轉型壓力更大。北京、上海,都早已關停了不少熟料生產線。杭州市政府也從節能減排的角度出發,2014年里關停了好幾條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城市周邊的水泥企業轉型之路已經迫在眉睫,哪怕是新型干法企業,也是一樣面臨著這種困境。那么出路在哪里呢?對于大城市來說,水泥企業的能耗和環境問題遠遠超過了其在產值上的貢獻,所以要想能夠繼續生存、發展下去,轉型廢棄物處置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北京金隅集團、上海建材集團、廣東越堡水泥等大企業,在行業內率先開展廢棄物處置,也是有這樣的一種外部壓力所在。
編輯:張敏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