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綠色建筑路在何方?
房地產行業作為中國城市進程的參與者,通過能源的大量消耗與粗放式的建筑施工對空氣污染的“貢獻”頗多,也因此成為了千夫所指的焦點。在整個行業的發展不可停滯、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又迫在眉睫的緊要關頭,“綠色建筑”應運而生。
“綠色建筑”應運而生 讓建筑與自然完美聯姻
沈陽作為冬季需要供暖的城市,大量燃煤排放的粉塵致使PM2.5細顆粒污染物及二氧化硫超標的情況難以避免,然而建筑耗能的與日俱增無疑也是空氣污染的主要推手。因此,開發環保性建筑逐漸成為整個行業綠色發展的新方向。
什么樣的建筑才是綠色的?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對綠色建筑的定義,所謂“綠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很顯然,建筑的“綠色”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立體綠化,而是指建筑盡量做到對環境無害,充分利用可用的自然資源,如太陽能等,且不破壞環境的基本生態平衡。
空氣污染引發行業思考 沈陽綠色建筑已有先行者
在對抗空氣污染人人有責的形勢下,沈陽房企做過什么?為了應對時下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作為開發商而言,如何跳出傳統的房地產開發模式,開發環保型建筑也是企業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之一。
在記者走訪沈城樓盤時發現,萬科春河里項目即是萬科在沈陽打造的首個環保綠色建筑。隨著塔吊巨臂的漸漸升起,一面巨大的墻體被緩緩運往建筑物的頂層。當墻體安全著陸后,等待已久的工人們熟練地對其進行加固、焊接,隨著一道道工序的相繼完畢,這座以“搭積木”形式構建的住宅順利實現了主體結構封頂。春河里的銷售人員介紹,這種裝配式建筑技術,不但減少了內外墻施工工序,縮短了施工周期,還降低了工地揚塵、污染,保證了施工環境綠色環保。同時,采用整體廚房、整體衛生間的吊裝模式,消除了廚房、衛生間漏水及墻面出現空鼓等傳統施工中的通病,保障了購房者的居住品質。
無獨有偶,位于沈陽市和平區太原街的積水裕沁府也是綠色建筑的標桿項目之一。“項目開發、生產建材、建筑施工都由積水自己做,這也是與其他開發商的不同之處,而目的就是最大程度保證產品的生產和施工質量。”裕沁府的銷售人員介紹,“同時,為了踐行節能減排的綠色使命,建筑過程中全部采用綠色環保建材,保證了對人體及環境的傷害減至最低,并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減少施工過程中所產生有害物質對環境的污染。”
踐行綠色使命 任重而道遠
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無疑是降低能耗最好的手段。然而,為何沈陽的綠色建筑發展仍然停滯不前,未見起色。沈陽建筑大學教授劉亞臣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首先,人們還未真正意識到綠色建筑的重要性,往往在污染嚴重時,才會想到推廣綠色建筑,但也僅僅是熱鬧一時。其次,綠色建筑的成本相對較高,建筑工業化前期資金投入很大,技術繁多,導致成本難以下降。”的確,記者在萬科春河里走訪時,銷售人員坦言:“項目所處地段較好,能賣得上價錢,否則換了其他地段,再采用同樣的方式建造,成本就合不上了。”
那么,沈陽綠色建筑究竟該如何突破銷售瓶頸?劉亞臣教授透露,首先要讓人們認識到綠色建筑的優勢,提高人們對綠色建筑認知的普及度,例如開設體驗式樣板間,可以供有購買意向的消費者進行實際體驗。同時,從政策出發,對具體的綠色節能標準、措施以及補貼政策做出詳細要求,政策利導,加強對綠色建筑的支持力度,引導更多房企愿意并有能力建造更多的綠色建筑,將沈陽的綠色建筑道路越走越遠。
編輯:余樂樂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