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建材工業2014年經濟運行形勢分析及2015年趨勢判斷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 · 2015-03-06 14:08 留言

  2014年建材工業總體保持平穩增長,經濟運行質量維持在合理區間,但行業增速持續放緩和經濟效益增幅收窄趨勢明顯,全行業已經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速平穩增長階段,增量擴能型特征已經逐漸轉向存量調整、結構優化發展模式。

  一、2014年建材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1.總體表現平穩增長,增長速度滑入中檔區間。在國民經濟進入新常態背景下,建材工業已從高速增長轉入平穩增長階段。2014年,規模以上建材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8萬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同比回落6.2個百分點。與一季度13.6%、上半年13.2%、前三季度11.5%相比,增速回落態勢明顯。從目前趨勢看,建材工業增長速度雖然高于工業平均水平,但較之以往,全行業整體已經進入換檔區。其中,水泥、建筑衛生陶瓷等傳統建材產業仍占據著建材工業發展主體地位。

  2.利潤增幅收窄,盈利水平下降。2014年規模以上建材工業實現利潤總額3356億元,同比增長4.9%。其中,水泥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780億元,同比增長1.4%,占建材行業實現利潤總額的23.2%,份額最大;平板玻璃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4.9億元,同比下降64.9%。2014年建材工業實現利潤總額增幅逐月收窄,與一季度32.5%、上半年21.8%、前三季度13.6%相比,回落速度呈加速態勢。10月份以后已經從前10個月兩位數增長降為個位數增長,全年利潤總額增幅同比減少15.5個百分點。2014年建材工業盈利水平下降,規模以上建材工業銷售利潤率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

  3.主要產品產量增速回落,水泥等傳統建材產品產銷低位徘徊。受宏觀環境及行業內部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傳統建材產品增長速度大幅回落。2014年全國水泥產量24.8億噸,增長1.8%;全國平板玻璃產量7.9億重量箱,增長1.1%。全國陶瓷磚和衛生陶瓷產量增長率都在7.9%以下,低于建材和工業增長速度。2014年水泥產品產銷率98.9%,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平板玻璃產銷率96%,同比下降了2個百分點。

  商品混凝土等低能耗及加工制品產業增速回落,但仍保持中高速增長。2014年規模以上商品混凝土工業企業產量突破15.5億立方米,在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兩位數增長。2014年全國技術玻璃、石膏板產量都保持了兩位數增長。

  4.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2012年以后,原本高速增長的建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逐漸與全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趨同。2014年建材工業完成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14%,增速同比略升0.1個百分點。建材投資低于全國投資增速,高于工業投資增速。

  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建筑用石開采與加工業、磚瓦及建筑砌塊制造業、輕質建材制造業占據建材投資前4位,水泥制造業投資由2009年第1位下降到目前第5位,連續4年下降,年投資完成額從高峰期占建材投資總額的23.8%降到2014年的7.4%,衛生陶瓷制造業、平板玻璃制造業、玻璃纖維及制品制造業等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為負增長,建材工業產業結構將繼續朝低能耗、低排放方向優化。

  5.出口增速回落,進口超過出口。2014年建材及非金屬礦出口超過360億美元,同比增長11%,增速同比回落10個百分點。剔除匯率和價格因素,2014年建材及非金屬礦實際出口數量同比僅增長5.3%,出口增速放緩,對建材工業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減弱。2014年建材及非金屬礦進口高速增長,并于7月份以后形成貿易逆差,這是自新中國以來,繼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之后的第二次。2014年建材及非金屬礦進口超過460億美元,同比增長110.8%。其中鉆石、寶石、翡翠、軟玉四種產品進口同比增長225%,占建材及非金屬礦進口的75%,除去這四種產品,其他建材及非金屬礦商品進口金額僅增長2.3%。

  二、建材工業經濟運行特點及主要問題

  1.建材工業運行呈現新常態特征。2014年,規模以上建材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7%,是2002年以來增速最低的一年。傳統建材產品生產增速低位運行。2014年9月份以后,全國水泥、平板玻璃月產量同比增速都出現負增長。全年水泥產量增長速度從上年的10%回落至1.8%;平板玻璃產量增長速度從上年的13.3%回落至1.1%。2014年全國水泥產量的年增長率是24年以來我國水泥產量最低年增長率。2014年全國平板玻璃產量年增長率,也是新世紀以來少有的低增長年份。

  2.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持續增加。建材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明顯加快。2008年以后建材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每年遞增量都在2000家以上,2014年也增加了1500余家。其中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等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減少300余家,而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磚瓦、建筑用石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則大幅增加1300余家。2014年建材工業增加的規模以上企業,為規模以上建材工業增加了650億元左右的銷售額和產值,拉高增長速度約1.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從業人員增加約15萬人。

  3.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建材行業中低耗能和加工制品產業持續迅猛發展,產業結構向低能耗、低排放方向優化傾斜。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成為建材最大產業。2014年規模以上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銷售收入達到1萬多億元,超過規模以上水泥制造業,標志性地成為建材工業最大產業。2014年規模以上技術玻璃制品制造業銷售額已經達到平板玻璃制造業2倍以上。建筑用石加工業已成為建材行業第四大產業。2014年,以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建筑用石、技術玻璃、輕質建材等為代表的建材低耗能和加工制品產業,銷售額比重已經占建材工業48.2%,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

  4.主要產業產能利用率保持平穩。新常態遏制了建材產能過剩行業產能增長,落后產能淘汰持續進行,新增產能勢頭被遏制,水泥、平板玻璃產能凈增長量都趨于停滯。2014年水泥熟料新增生產線減少17條,與此同時,全年關停30條水泥生產線,水泥生產企業數量減少近400家,減少水泥熟料生產能力1500萬噸,減少水泥生產能力1.4億噸,水泥新增生產能力和關停減少能力基本持平,這是水泥工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以來的第一次,水泥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水泥熟料能力利用率達到76%以上,水泥能力利用率也保持在75%以上的合理區間,水泥熟料和水泥能力利用率都比2013年有所上升。平板玻璃2014年新增浮法玻璃生產線減少5條,減少平板玻璃生產能力1784萬重量箱,關停產能與新增產能相抵,平板玻璃生產能力增長基本停滯,產能利用率與2013年基本持平。[Page]

  5.建材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隨著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特別是產能過剩持續常態化,建材企業集團積極探索國際化市場拓展,“走出去”戰略初顯成效并且步伐有所加快。華新水泥繼2013年塔吉克斯坦亞灣項目投產后,2014年開工建設塔吉克斯坦第二個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收購、控股柬埔寨卓雷丁水泥有限公司;海螺水泥印尼南加海螺項目2014年順利投產,緬甸項目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福耀玻璃俄羅斯卡盧加州汽車玻璃項目完成國際知名汽車廠商的配套資質認證,進入轉產切換階段,美國俄亥俄汽車玻璃項目完成企業注冊等前期工作,購買PPG公司位于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兩條浮法玻璃生產線,計劃進行升級改造成汽車級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

  6.行業經濟運行質量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經營成本上漲幅度超過主營業務增長。2014年規模以上建材工業主營業務成本和“三項費用”總額增長均高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長速度。與此同時,由于建材工業仍沒有擺脫規模數量型增長模式,產品銷售量和價格的持續走低,使建材工業自2012年開始毛利率持續下降,2014年建材工業毛利率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

  2014年建材及非金屬礦出廠價格全年平均比2013年上升0.2%。受2013年主要建材產品價格走勢“前低后高”影響,2014年建材主要產品出廠價格環比逐月下滑,目前已經回到上年最低價位。水泥價格2014年前9個月持續快速下跌,9月份以后全國當月水泥產量同比的持續下降,水泥價格止跌趨穩。2014年末,全國通用水泥月平均出廠價格比2013年每噸略微下降0.4元。平板玻璃價格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環比持續下跌,2014年8月份以后止跌低位徘徊,2014年末,全國平板玻璃月平均出廠價格比2013年每重量箱下降4.1元。從目前趨勢看,建材主要產品價格短時間內仍將處于低位態勢,全行業下行壓力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緩解。

  7.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產成品庫存增加顯著。2014年末,建材工業應收賬款近5000億元,同比增長12.7%,占主營業務收入10.4%。建材企業面臨的緊縮的金融環境以及應收賬款居高不下造成的呆壞賬風險加大企業經營壓力,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水泥制造業尤為突出。2014年末,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應收賬款同比增長15.7%,占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22.8%;水泥制造業應收賬款與2013年末持平,占水泥主營業務收入的7.7%。

  2014年末,規模以上建材工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13.2%,增長幅度高于銷售和成本增幅。規模以上建材工業產成品存貨可供銷售天數12.4天,同比上升0.4天。其中產能過剩行業水泥制造業產成品存貨可供銷售天數同比上升1.0天,平板玻璃制造業上升0.1天。

  8.融資難問題仍是產業結構調整的瓶頸因素。2014年規模以上建材工業財務費用同比增長10.9%,其中主要是利息支出增長。2014年建材工業利息支出和財務費用增長速度都高于收入增長速度,也是影響成本上漲的主要因素。建材企業融資成本的上升,對于建材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產業轉型和長遠發展的瓶頸作用日益明顯。

  9.行業兩極分化明顯,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問題凸顯。面對形勢變化,建材大企業集團率先轉變發展方式,經濟運行質量明顯優于行業平均水平。某兩家集團縮減平板玻璃產能,致力發展加工玻璃,實現利潤占建筑技術玻璃行業利潤總額30%。某5家大型水泥生產集團實現利潤占行業利潤總額近半數。

  與之形成明顯對比的是,2014年規模以上水泥制造業企業虧損面達到24.2%,同比增加3.6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近100億元,同比增長21.4%。平板玻璃行業自2014年二季度以來,由于產能釋放較大,價格、效益持續下滑。2014年規模以上平板玻璃制造業企業虧損面29.5%,同比增加5.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近35億元,同比增長147%,行業形勢尤為嚴峻。

  10.結構調整任務艱巨,轉變全行業發展方式任重道遠。目前建材傳統產業及傳統延伸產業利潤仍然占全行業利潤75%,建材新興產業仍處于規模外延擴張的初級階段,未成氣候,其在建材工業總量占比僅約10%,還不能承擔起支撐建材行業快速增長的重任。這也是隨著投資增速的下滑,建材行業增長速度、利潤增幅也隨之放緩,仍然表現為明顯的規模數量型增長特征的根本原因。而在新常態中,水泥、平板玻璃等建材傳統產業面臨市場需求增長放緩和產能過剩所形成的雙重壓力,低速增長將是長期趨勢,建材工業發展將受到越來越嚴峻的考驗。

 三、2015年全年趨勢及一季度運行情況判斷

  從宏觀環境判斷,建材行業平穩增長的基礎面沒有改變。國民經濟仍保持增長態勢,工業化、城鎮化仍將為建材行業提供市場增長空間,新常態以來政府出臺的政策措施及項目核準,效應將會得到陸續發揮。2014年我國固定資產資產投資額超過50萬億元,其中建筑安裝工程達到34萬億元。如果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保持在15%左右,年完成投資額增加量將在7.5萬億元以上,建筑安裝工程增加量在5萬億元以上,都遠遠高于以往20%以上增長速度所帶來的絕對增長量。按建筑安裝工程對包括鋼材、水泥在內的建材產品消耗計算,建材產品需求量年增長量在2萬億元以上。2015年投資增速拉動的建筑材料需求絕對數量仍然可觀。[Page]

  從行業內部分析,工業化進程仍將推動規模以上建材工業較快增長。建材行業工業化進程還遠未完成,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將為全行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2015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建筑用石、磚瓦及建筑砌塊、砂石等傳統產業的工業化進程,將繼續推動規模以上建材工業保持中速平穩增長。2014年規模以上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銷售額超過1萬億元,銷售額超過水泥制造業,但從混凝土與水泥的生產比例計算,混凝土與水泥制品業的銷售額應該達到水泥制造業的2倍或3倍,即2萬億元或3萬億元。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磚產量剛剛達到全社會產量的50%。全社會建筑用石和砂石企業都有1萬多家,規模以上建筑用石企業只有2000多家,規模以上砂石企業只有1000多家。規模以上建材工業還有很大增長潛力。

  但與此同時,隨著建材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深化,結構性矛盾與市場需求不足對行業的制約將進一步加劇,特別是產能過剩問題仍然凸顯、新的增長點不足等問題尤為突出,全行業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將持久存在。

  綜上所述,建材行業2015年仍然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但增長速度將持續中檔運行。全年建材工業增長速度預計增長10%,與2014年增長持平。水泥、平板玻璃、玻璃纖維等產業仍將低速增長,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建筑衛生陶瓷、建筑用石、磚瓦、技術玻璃以及輕質建材、防水材料、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等行業將保持中高速增長。受季節因素及2014年趨勢影響,2015年一季度水泥、平板玻璃等建材主要產品產量增長繼續呈現緩慢增長態勢,建材產品價格趨穩,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將基本保持在合理區間,但需要全行業加以警醒,密切關注下行壓力影響。

  四、政策建議

  1、加強相關市場的引導和開拓,培育目標市場。與其給企業減免稅,不如給企業創造培育一個市場。“十五”時期的在全國大中城市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政策,催生了混凝土與水泥制品這個龐大產業;“禁實限粘”政策,促進了規模以上磚瓦制造業的蓬勃發展。隨著建材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推進,新興產業和新興市場將會得到快速發展,建議政府有關部門要發揮引導作用,通過實施綠色采購、升級標準規范等措施培育和發展新興市場,積極引導企業開拓新興市場、鼓勵企業加大對新興產業產品的科研投入,加大對如低輻射(Low-E)玻璃、防水材料等既是建材行業發展方向又有利于國民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性產品的支持力度,為企業進入新的應用領域提供條件和相應的支持政策,促進企業良性發展,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2、呼吁為優秀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建材產業特別是水泥、平板玻璃行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情況愈加突出,難貸、惜貸現象頻繁顯現,部分企業甚至出現銀行抽貸的情況。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行業貸款利率不斷提高,部分企業貸款利率在銀行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5~20%,企業融資成本不斷增加。呼吁對符合產能置換條件、技術先進和節能減排項目,放寬貸款限制。此外,優秀企業上市之路艱難。目前,建筑技術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等行業許多領頭羊還不是上市公司。呼吁加快啟動股市體制改革,為優秀企業拓寬融資渠道。

  3、培育健全市場機制,推進先進企業做大做強。2014年建材工業生產和銷售增速放緩是宏觀經濟環境的反映,而經濟效益增速的放緩,既有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因素,更是建材自身產業結構問題矛盾的暴露。水泥、平板玻璃經濟效益的下滑,有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更是水泥、平板玻璃企業競爭力差異問題。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我國建材工業已經出現一批達到國際水準的先進企業,但我國目前建材企業先進與一般并存,多數企業在技術、管理上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差距。解決建材工業健康發展問題,關鍵還是提升建材企業競爭力。

  鑒于建材企業先進與一般并存現狀,建議企業兼并重組政策做精細化微調。通過培育健全市場機制,推進先進企業做大做強。“大”并不等于“強”,以產品能力或產量衡量的產業集中度是片面的,過度追求產能集中度將會加劇產業產能過剩,而沒有技術和管理含量的產能集中度也是沒有用的,并不能體現企業的競爭力。在經濟新常態下,應該引導企業從規模擴張向提高技術、管理水平,提高競爭力方向轉變。政策調整方向應該是建立公平公正市場秩序,讓有競爭力的企業通過市場競爭脫穎而出。

  4、遏制水泥、平板玻璃產業盲目新增產能應建立長效機制。當前行業下行壓力不斷放大,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產能過剩問題,表現為一邊遏制一邊新建;矛盾的焦點是41號文件的貫徹遇到了各種形式地方保護主義的杯葛。解決這些矛盾的突破點,就是改進新建項目管理方式,落實項目核準(備案)權限下放后的事中、事后監管,探索建立一套由政府主管部門、國土、環保、標準、金融稅收和協會共同聯手的、公平、透明、公正的制衡監管機制。對違規建成項目按有關文件精神要堅決貫徹國務院41號文件精神,堅決遏制并查處違規項目建設;新建項目必須符合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并嚴格監督檢查。研究制定新形勢下的淘汰落后產能標準,應提高標準和要求,并更多的以質量、環保、能耗等國家強制性的標準、法規為依據,加大淘汰力度。

  5、支持爭取和落實水泥窯協同處置的相關配套優惠政策。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國家能源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出了《關于促進生產過程協同資源化處理城市及產業廢棄物工作的意見》(發改環資[2014]884號)。從國家層面上鼓勵和支持水泥窯協同處置的導向是明確的,但在一些具體財稅優惠和補貼政策方面還有待細化、完善落實。如建議比選焚燒發電和水泥窯協同處置方案的優劣,明確水泥窯協同處置享受垃圾焚燒發電相同的扶持和補貼政策。

編輯:何姝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4-04 23:04: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宁县| 巩留县| 巴塘县| 巩义市| 德令哈市| 涡阳县| 普宁市| 阳原县| 霸州市| 丰原市| 祁连县| 林芝县| 德格县| 吉水县| 沁阳市| 宁国市| 宕昌县| 梁平县| 上栗县| 和顺县| 留坝县| 丹江口市| 全南县| 论坛| 南木林县| 惠来县| 温泉县| 靖西县| 全南县| 榆中县| 宁安市| 广河县| 新昌县| 林周县| 大余县| 千阳县| 砀山县| 扎囊县| 尚志市| 浪卡子县| 喀喇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