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浙江省推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推進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
目錄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三)推進路徑
(四)愿景目標
二、重點任務
(一)高水平建設大灣區,共同構建長三角產業創新協同體系
(二)高品質建設大花園,共同加強長三角生態環境聯保共治
(三)高標準建設大通道,共同構筑長三角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網絡
(四)高能級建設大都市區,共同打造長三角城市群金南翼
(五)高層次擴大對外開放,共同打造長三角“一帶一路”樞紐
(六)高起點發展數字經濟,共同打造長三角全球數字經濟創新高地
(七)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共同促進長三角民營經濟轉型升級
(八)高普惠共享公共服務,共同提升長三角居民美好生活水平
(九)高效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共同建立長三角統一開放大市場
三、共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
(一)建設創新活力新引擎
(二)建設未來城市新樣板
(三)建設江南水鄉新天地
(四)建設現代治理新典范
(五)推進周邊區域聯動發展
四、推進跨區域重點板塊協同發展
(一)加強與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聯動
(二)促進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
(三)打造省內一體化合作先行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
(二)強化制度保障
(三)制定專項計劃
(四)打造項目載體
(五)強化督查評估
前 言
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標志著長三角區域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戰略決策部署,共同加快推進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既是浙江的重大政治責任,也是浙江新一輪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
為深入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充分發揮浙江優勢,推動全省域全方位融入國家戰略,進一步明確浙江省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工作舉措,特編制本行動方案。
本行動方案是指導浙江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的重要依據。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為主題,堅持發揮浙江特色優勢,堅持全省域全方位推進,堅持將浙江重大決策部署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著力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努力在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中彰顯浙江擔當、展現浙江作為,共同推動長三角區域建設成為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
(二)基本原則
堅持全域融入。牢固樹立“一體化”意識和“一盤棋”思想,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格局,鼓勵各地探索各有特色的一體化發展模式與路徑。
堅持戰略協同。充分發揮綠水青山、數字經濟、海洋經濟、民營經濟等特色優勢,把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等重大決策部署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強化統籌推進、同步實施,共同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堅持重點突破。突出抓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大項目、重大改革,加強聯合攻堅突破,積極破解瓶頸障礙,聚焦聚力打造一批體現浙江特色、具有國際水平的重點板塊和標志性工程。
堅持合力推進。以政府有為助推市場有效,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發揮多主體作用,強化區域分工合作和優勢集成,不斷增強區域發展活力,共同提升長三角區域國際競爭力。
(三)推進路徑。結合浙江實際,按照統籌部署、分類指導、以點帶面、有序推進的要求,形成示范區先行探索、中心區率先融入、多板塊協同聯動、全省域集成推進的一體化發展格局。
示范區先行探索。共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重點推進規劃、土地、要素、財稅、公共服務、生態等領域的一體化發展制度創新,實現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贏,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探索路徑、提供示范。高水平建設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浙江片區,打造新時代中國現代化標桿。
中心區率先融入。率先在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舟山、臺州九個設區市復制推廣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經驗,提升一體化發展水平,共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帶動全省域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多板塊協同聯動。強化省際毗鄰重點區域、省內一體化合作先行區協調聯動發展,推進規劃共繪、設施共建、生態共保、產業共興、品牌共創,探索協同治理新模式,打造一批跨行政區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引領板塊。
全省域集成推進。深化推進全面接軌上海、共同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四大”建設為核心,以交通廊道、科創廊道、生態文化廊道等為紐帶,加強地區間、都市圈間和省域間的協調聯動,形成全省域全方位推進一體化發展整體格局。
(四)愿景目標。持續、協同、高水平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共同推動長三角區域建設成為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全國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到2022年,跨區域多領域合作聯動水平明顯提高,區域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初步形成,綜合交通體系更加健全,生態環境聯保共治機制更加完善,公共服務跨區域便利共享水平不斷提升,一批標志性工程全面推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浙江片區建設初顯成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
到2025年,全省域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科創產業、城鄉區域、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基本實現一體化發展,區域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較為完善。
打造長三角創新發展增長極。充分發揮浙江數字經濟強、民營經濟活等優勢,高水平建設產業創新協同體系和創新創業生態圈,實現創新主體高效協同、創新要素順暢流動、創新資源優化配置,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較強競爭力的高能級創新平臺,形成若干世界級產業集群,推動全省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到2025年,爭創2至3個國家實驗室,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3%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2%,省際科創產業合作平臺超過70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0件以上。
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金南翼。全省四大都市區建設成效明顯,與長三角各都市圈實現協同發展,基礎設施實現高水平互聯互通,跨界區域實現深度融合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城鄉區域差距明顯縮小。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5%,中心區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縮小到1.8∶1,中心區人均GDP與全省平均水平基本相當。新增軌道里程數15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數1100公里;與滬蘇皖省際軌道接口總數達到13個,省際高速接口總數達到16個。
打造長三角幸福美麗大花園。公共服務跨區域共建共享機制不斷健全,人民群眾在教育醫療、勞動保障、食品安全、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等領域跨區域公共服務獲得感明顯增強。跨區域、跨流域生態保護和污染聯防聯治機制有效運行,形成若干跨區域重要生態廊道、生態經濟帶和生態文化旅游圈。到2025年,人均公共財政支出達到2.5萬元,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70%以上,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9歲,跨省市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率達到90%,細顆粒物(PM2.5)濃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0%,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力爭達到100%。
打造長三角改革開放引領區。跨區域行政壁壘逐步消除,資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動,統一開放市場體系基本建立,區域發展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基本形成,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法治保障更加完善。協同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加快形成。
到2035年,浙江省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成,基礎設施實現更高水平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實現優質均衡,城鄉區域差距基本消除。長三角跨區域共建共享機制全面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更趨完善,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格局全面形成。
二、重點任務
(一)高水平建設大灣區,共同構建長三角產業創新協同體系。以環杭州灣經濟區為核心,加快集聚高端創新要素,大力發展高端產業,加強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體系建設合作,建設一批高能級創新合作平臺,打造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主載體和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領航地。
協同建設長三角重大創新平臺。全面對接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加強與長三角高端科研創新平臺的全面合作,共同研究制定長三角區域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柏县| 蒲城县| 镇坪县| 平昌县| 定日县| 邹平县| 武义县| 新安县| 祥云县| 萨嘎县| 淮滨县| 安多县| 兴海县| 德格县| 濮阳县| 闻喜县| 石棉县| 灌南县| 红原县| 佛坪县| 渭南市| 安仁县| 苍南县| 增城市| 新沂市| 大兴区| 景泰县| 竹北市| 莱州市| 浮山县| 绥化市| 池州市| 江永县| 巢湖市| 大安市| 古丈县| 芮城县| 綦江县| 剑川县| 曲水县| 遂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