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多省施政目標盯住“一帶一路”戰略
21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橫貫東西、連接歐亞的絲綢之路開辟,自此“馳命走驛,不絕于時月;商胡販客,日款于塞下”。漢代以來,滿載貨物的船只東來西往,在大洋上畫出優美的弧線。
沙漠之路、草原之路、海上之路……駝鈴聲聲,馬蹄匆匆,帆影幢幢。
如今,“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像一條穿越時空的彩帶,連接歷史與未來,溝通中國與世界。
進入2015年,“一帶一路”戰略的宏偉藍圖愈加清晰。2月1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宏大系統工程,要突出重點、遠近結合,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確保“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開好局、起好步。要把握重點方向,陸上依托國際大通道,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若干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依托重點港口城市,共同打造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要抓好重點項目,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突破口,發揮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性作用和示范效應。
一系列務實的工作即將展開,“一帶一路”建設將全面提速。
一帶一路創造發展新機遇
2013年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
2014年
絲路基金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簽約
2015年
“一帶一路”建設進入務實展開階段
2013年
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
超過1萬億美元
占中國外貿總額的四分之一
過去10年
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額年均增長19%
較同期中國外貿額的年均增速高出4個百分點
多省施政目標 盯住一帶一路
今年,“一帶一路”戰略成為31個省份政府工作報告的“標配”。各地將其視為加速自身發展的重大機遇,納入地方施政目標。
新疆:全面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樞紐中心建設。
甘肅:打造絲綢之路黃金段,包括東進西出的黃金通道、向西開放的戰略平臺、商貿物流的區域中心等。
寧夏:加快建設陸上、網上、空中絲綢之路。
陜西:向西,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向東,塑造聯通海上絲綢之路的陸路樞紐新角色。
內蒙古:加快建設向北開放的橋頭堡。
云南:發揮連接東南亞、南亞重要大通道優勢,加快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
廣西:打造“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
江蘇:加快“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打造戰略出海口。
福建: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廣東:爭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排頭兵。
海南: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服務基地。
浙江:支持杭甬溫等節點城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城市深化務實合作。
山東:打造“一帶一路”規劃的海上戰略支點。
黑龍江:加快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
遼寧:構建聯結亞歐大通道出海口。
天津:構建亞歐大陸橋東部起點、“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
河南:強化鄭州、洛陽節點城市輻射帶動作用,推動中原腹地走向開放前沿。
注:31個省份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及“一帶一路”戰略,以上為闡述較詳細的部分省份摘錄。
一帶:古絲路響起“新駝鈴”
絲綢之路,首先要有路。現代版的絲綢之路是綜合、立體、多維通道。經濟帶沿線相關省份“兩會”和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紛紛提出,要依托重點項目,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突破口,發揮交通運輸的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Page]
規劃引領 遠近結合
注重規劃引領、提出系統的行動計劃,多省把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期目標任務和近期工作結合起來,提升互聯互通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圍繞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樞紐中心,新疆加快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實施意見和行動計劃。按照北、中、南通道建設規劃,切實抓好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儲備,完善基礎設施網絡布局。
甘肅提出全面實施“6563”交通突破行動,即從2015年起,集中攻堅6年時間,完成投資5千億元,建成公路6萬公里,到2020年實現全省對內對外公路通、航路通、郵路通3通。圍繞
“縣縣通高速公路、鄉鄉通國省道、村村通瀝青(水泥)路、打通省際出口路和口岸公路通道”的目標,集中實施一批公路建設項目;圍繞打通“空中通道”,推進通用航空、航空物流、空港新城等關聯產業發展;圍繞“開通國際郵件通郵口岸”,大力推進郵政基礎網、快遞服務網建設。
寧夏以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為平臺,加快建設陸上、網上、空中絲綢之路。組織鐵路、公路建設攻堅戰,實施好一批鐵路、公路項目,完善“三環九聯”高速公路網,構建“五縱五橫”鐵路網。
東中西協同 暢通省際通道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需要東中西部地區加強協同發展,實現優勢互補。而暢通的省際通道是前提。
陜西加快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航空城和鐵路物流集散中心,全面實施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等區域協作規劃,促進陸空運輸一體化和交通、物流、信息設施互聯互通。
重慶加快構建鐵路、高速公路、空港、水港、信息港等對外通道,建成蘭渝鐵路重慶段。積極組織周邊地區貨物搭載“渝新歐”班列,推動國際郵政專列正式運行,增加“渝新歐”開行班次和集裝箱運量。
四川南向抓好成昆鐵路擴能改造、成貴客專等項目;北向推進西成客專等項目,努力打通成都—西安—環渤海地區的鐵路和公路通道;西向加快推進成蘭鐵路建設,加快川藏鐵路、成都至西寧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東向推進滬漢蓉鐵路大通道建設,力爭成渝客專年內通車,加快渝昆鐵路前期工作。加快連通重要省界的高速公路網絡。
青海以西寧、海東、格爾木等城市為支撐,加快形成“西融兩廊、東聯一帶”開放新格局,打造與周邊省區航空、鐵路、公路有效對接的現代交通網絡。
“大后方”走向開放前沿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將使中西部等昔日的內陸“大后方”,走向開放前沿。
新疆將積極推動中巴經濟走廊及面向中西南亞和歐洲的物流通道建設。以烏昌為重點,南北疆鐵路沿線重點城市為支點,切實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加快口岸基礎設施現代化,積極組織開行西行貨運班列。
云南堅持面向國際開放與擴大國內合作并重,發揮連接東南亞、南亞重要大通道優勢,爭取中老鐵路境外段、中緬陸水聯運取得積極進展,加快連接周邊國家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內蒙古爭取將自治區向北開放重大事項和項目納入國家頂層設計。加大口岸建設力度,積極推進與俄蒙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西藏加快建設南亞大通道,對接“一帶一路”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推動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建設。
一路:正是揚帆遠航時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面朝大海、揚帆起航。東部沿海省份將通過積極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穩固經濟發展的龍頭地位;中西部省份也將“借港出海”,搶抓戰略機遇。
沿海地區加快走出去
江蘇將堅持擴大開放與深化改革互動并進,加快“一帶一路”交匯點、連云港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及中哈物流中轉基地建設,打造戰略出海口。
浙江大力推進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積極推進全省沿海港口、義烏國際陸港的整合與建設,積極謀劃和推進港口經濟圈建設。加強江海聯運、海陸聯運體系和遠洋船隊建設。
廣東推進海陸空綜合運輸大通道和貨運物流合作服務平臺建設,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開辟更多直航線路,推動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港口城市聯盟。適時籌辦“廣東—東盟港航高層圓桌會議”,促進中巴經濟走廊南線物流通道及廣東至東盟甩掛物流項目等加快落地。
廣西促進沿海、沿邊、沿江開放全面拓展。充分利用泛北部灣、大湄公河次區域等合作平臺,爭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等投資,加快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設,推進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
遼寧加快推進以大連、營口、丹東、錦州、盤錦和葫蘆島港為重要節點,以跨境物流為引領的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大鐵路、公路、口岸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力度,積極推進連接內蒙古的巴新鐵路建設。
中西部邁向深藍
山西將啟動太原鐵路口岸建設,促進大同航空口岸正式開放,推動設立運城航空臨時口岸,探索在太原、大同、臨汾建設“無水港”,加快走出資源型地區和內陸省份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河南拓展海鐵、空鐵聯運業務,強化鄭州、洛陽節點城市輻射帶動作用,謀劃建設亞歐大宗商品商貿物流中心、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能源儲運交易中心。
安徽擴大東西雙向、對內對外開放,加強岸線資源開發和港口建設,打造蕪馬組合港、合肥、蚌埠、安慶等航運樞紐,提升銅陵、池州、淮南等港口功能,完善集疏運體系,推動江海聯運、多式聯運,形成功能互補、聯動發展的港口群。
湖北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歐美等發達經濟體以及港澳臺的經貿投資合作,推進“武漢—東盟”、“武漢—日韓”航運通道建設,提升漢新歐班列國際運輸功能,積極引導“走出去”。
編輯:何姝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